特稿:兩岸議題考驗國民黨選後能否振作再起香港中通社9月26日電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在這次選戰創造出高聲量的張亞中雖未能當選,但異軍突起衝到第二名,代表國民黨內仍有一大部分支持其兩岸論述,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是朱立倫接任黨主席後必須面對的課題。 國民黨在2020年大選失利後,青壯派的江啟臣參與黨主席補選,成為國民黨最年輕的黨主席,被賦予黨內改革重擔。不過,江啟臣任內,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市長補選大敗,對於兩岸路線左閃右躲,同時黨內推動改革困難重重,加上國民黨的支持度始終未見顯著提升,黨中央領導力在選戰過程屢遭質疑。 此次選舉原本外界普遍認為將是江啟臣和朱立倫之間的較量,然而張亞中在9月初參加政見發表會後異軍突起,形成與朱立倫二人對決之勢。最終黨主席開票結果,江啟臣跌至第三名,無緣連任。 黨內人士稱,江啟臣上任黨主席時,象征青壯世代的接班,黨內多數抱以期待。雖然江主政時,黨務電子化、年輕黨員增加讓人有感,但核心議題,包括黃復興黨部存廢、兩岸論述等,都未出現突破性改變。 另一位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是政治學者出身,國民黨2008年執政後,以兩岸統合學會學者穿梭兩岸,被視為統派學者。這次選舉,張亞中也大方承認贊成兩岸統一。 張亞中在這次選戰中,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備忘錄”等主張,其兩岸論述敢講敢拼的風格,吸引許多深藍支持,從完全不被看好到異軍突起,最終得票數突破6萬票衝至第二名,僅比朱立倫少2萬多票。 黨內人士分析,張亞中的高支持度,代表其兩岸論述在黨內仍占有一定比例市場,其積蓄的能量不容小覷。台媒指出,國民黨要爭取重返執政,接下來最重要的是論述。當前兩岸關係冰封,影響台灣人民權益甚深,國民黨有大好機會去爭取支持,要證明選擇國民黨執政,兩岸可以和平共存,而不是拿香跟拜沒主見,做什麽都怕被扣帽子,連大聲說出自己的主張都不敢,不僅對手看不起,連黨內同誌都會唾棄這樣的國民黨。 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征2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這次國民黨選舉打得熱鬧,主要原因在於張亞中戳中了許多深藍支持者的心,他們對兩岸兵兇戰危感到不安,認同和平統一主張。結果張亞中的兩岸論述激化了其他候選人的焦慮感,倒逼他們將平時束之高閣的“九二共識”又拿了出來,紛紛爭取深藍選票。 不過張麟征也指出,朱立倫等人解讀的“九二共識”,仍停留在所謂“一中各表”的層次,與大陸的立場有所出入,是對“九二共識”核心意涵的曲解;此外,他們的“親美”路線,讓國民黨與民進黨一樣無法擺脫美國的“棋子”角色,對兩岸關係走向同樣會造成衝擊。過去幾年,中美關係發生深刻變化,兩岸關係也發生巨大改變。事實已經證明,民進黨口稱的“維持現狀”,在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下根本無法維持。國民黨要想重新振作,決不能在兩岸政策上蒙騙台灣人民,必須將兩岸關係真實現狀以及自己的“統獨”立場清楚告訴台灣人民。(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編輯:李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