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批“漢光”軍演“根本就是集體欺騙”台軍“漢光37”號實兵實彈演練於13日至17日進行,15日舉行屏東佳冬戰備道演練,號稱“最大亮點”。不過,島內一些輿論對此並不看好。 佳冬戰備道演練主要模擬屏東軍用機場跑道被炸,戰機改降佳冬戰備跑道實施油料整補再戰。為確保跑道質量,台軍方14日出動6輛大型掃地車,空軍人員也一字排開來回清掃,“連一粒砂都容不下,遑論樹葉、花瓣”。15日清晨,“經國”號、F—16V、“幻影2000”3款戰機以及E—2K預警機從各基地升空起飛,隨後迅速降落在佳冬戰備跑道上,在地勤人員的協助下完成油料整補作業後迅速起飛,繼續執行操演任務。全程不超過38分鐘,UH—60M直升機在操演結束後傳回戰機在整補區的鳥瞰照。蔡英文15日一大早前往屏東視察演練情況,隨後與參演官兵代表一同舉手自誇“空軍戰力強”。台“空軍司令部”15日晩發布空情動態稱,有9架解放軍軍機當天進入台西南防空識別區,其中包括6架殲—16戰機。 台灣目前的戰備跑道分為高速公路及省道。根據資料,高速公路戰備跑道共4段,包括“國1彰化—員林”“國1嘉義—民雄”“國1台南—麻豆”以及“國1仁德—岡山”;省道部分,只有佳冬戰備道。2011年11月“長青12”號演習,原定執行戰機和慢速固定翼機起降與整備,因當天下雨而取消,改為低空掠過衝場,只執行陸航直升機吊掛補給物資等演練。台“中央社”15日稱,此次是首次有戰機降落佳冬戰備道。該戰備道長約2266米,道路總寬度為42米,但實際能供飛機起降的寬度僅約24米,“相當考驗飛行員飛行技術”。文章還稱,因為其余4條戰備道均已驗證完畢,“此次象征完成最後一塊戰備道驗證拼圖”。 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副研究員揭仲稱,台灣當年規劃高速公路戰備跑道時,沒有預想解放軍現在能實施導彈遠程精準打擊,而戰時高速公路本身或其交流道都是敵方攻擊重點,且高速公路戰備道均高於地面,戰機落地後暴露在高處,無法進入遮蔽處,加上油彈補給車輛得通過交流道才能抵達整備點,“如果交流道被炸毀,直接影響戰機補給效率”。他認為,佳冬戰備道位於平面道路,某種程度上可以在屏東軍用機場失去作用時供在空戰機轉降。此外,如果戰機在西南空域與解放軍軍機交戰受損,相對台南及花蓮的距離以及考慮到戰時機場受損程度,“佳冬戰備跑道是整補及維修最近的選擇”。“國防院”學者蘇紫雲還稱,類似的公路戰備道可抵消大陸精準彈藥對機場的威脅,確保台軍制空戰機的操作彈性。 島內網友則諷刺稱,“如果所有跑道都被炸毀,要從哪兒飛?”“跑不掉的,何必呢?”還有人想起了綠營人士的話“漢光就是每年最大的表演秀”,嘲諷蔡英文“蠻享受參與演出的”。有台媒註意到,此次因應疫情,包括戰備道演練在內的所有“漢光”演習課目均縮小兵力規模,相較於2019年的彰化戰備道演練,此次演練區域周圍未見有“復仇者”導彈車等防空火力,也沒有潛力裝掛課目,僅進行加油演練後隨即再次升空。聯合新聞網直言,“漢光”若仍將“演習”和“演戲”湊一起,對台軍反而是傷害。 中時電子報15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提出一個問題,“解放軍第一擊來得有多快?”傳統觀察解放軍部隊異常集結、物資與人員動員加劇的做法已經失效,因為解放軍已把登陸兵力分散在北東南戰區,可以立馬集合部隊作戰,不容易感知到異常的集結和動員;再加上近年解放軍演習頻繁,“更是遮蔽了台軍的目光”。而如果真有第一擊,“這個打擊來得必然如電光火石般迅速,瞬間電磁脈衝彈、各種導彈與火炮同時降臨,後面才是戰鬥機打擊、無人機掃蕩作戰和戰果評估。在這種情形之下,‘戰力保存、整體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戲碼怎麽還演得下去?”文章稱,台軍軍艦無論是在港或出港疏泊,戰機無論是轉場還是隱蔽,都是解放軍“第一擊”的目標,導彈和雷達再怎麽機動也逃不過衛星與偵察機的追蹤定位,“演習要貼近實戰才有意義,否則去頭去尾只揀我愛吃的、演我愛看的,根本就是集體欺騙”。 【編輯:俞丹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