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美議員自曝訪台內幕:當時一直瞞著韓國人

分享到:
2021-08-13 09:49 | 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就在島內持續陷入“疫苗荒”之際,美國參議員達克沃絲大爆乘軍機到台灣宣布捐贈疫苗的內幕。

  達克沃絲是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多次支持所謂“友台法案”。今年6月6日,她和另外兩名美國議員訪台,宣布美國將捐贈台灣75萬劑疫苗。據台灣中時電子報8月12日報道,達克沃絲10日在美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辦的研討會上稱,當時他們剛結束訪問韓國的行程,不確定能不能到台灣,“沒有商用客機,因此政府甚至同意派了一架軍機,從韓國的軍事基地接我們到台灣”。她稱,當時不能告訴韓國人他們要去台灣,“因為我們可能會讓他們和大陸之間陷入非常艱難的境地……所以我們必須花兩小時車程到軍事基地,在那裏搭軍機到台灣”,中間從未離開過機場。達克沃絲還誣稱台灣的疫苗採購計劃“被中國封鎖”,“在疫苗計劃上,中國所做的基本上就是阻擋台灣取得任何疫苗,告訴台灣人如果你們要疫苗,就必須買我們的疫苗;中國也告訴其他國家,如果提供疫苗給台灣,中國就不會和其進行貿易”。

  但事實上,大陸一直表示願意向台灣提供疫苗,在台灣鴻海、台積電和慈濟洽購大陸復星醫藥參與研發和代理的德國BNT疫苗時,大陸也給予各種便利。達克沃絲的話毫無事實依據。

  與此同時,達克沃絲“向台灣捐贈400萬疫苗”的話讓綠營空歡喜一場。據“中央社”12日報道,達克沃絲6月6日宣布美國捐贈台灣75萬劑莫德納疫苗,美國政府6月19日連同第二批贈台的175萬劑疫苗一起運送,總共交付台灣250萬劑。不過她日前在CSIS談到美國疫苗工作時稱,雖然首批贈台只有75萬劑,“但現在給台灣疫苗數量遠超過400萬劑”,讓島內一些人以為美國將再捐贈台灣150萬劑疫苗。美方消息人士隨後澄清稱,目前沒有額外捐贈計劃,她應該是“口誤”。民進黨則很會給達克沃絲找台階。台防疫指揮官陳時中12日稱,也許她心中是有這樣的想法想要促成,“我們對此非常感謝”。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稱,達克沃絲的本意是看到台灣雖然醫療量能充足,“但是面對中國的威脅,讓我們在取得疫苗上受到了不公平對待,美國身為自由陣營的老大哥必須伸出援手,所以才會從75萬劑提升到250萬劑”。台“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長”陳慧秦12日還稱,“達克沃絲力挺台灣的堅定友誼,讓台灣非常感謝”。

  對於美國參議員訪問台灣,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早有回應,表示中方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美之間的官方交往,美方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是有承諾的,希望他們嚴肅、認真地履行承諾,不要再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美國會有關議員訪問台灣並會見台灣地區領導人,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即使有美日捐贈,島內仍陷入“疫苗荒”。民進黨當局自購的52.4萬劑英國阿斯利康疫苗12日下午到貨,蔡英文在臉書上稱,在全球疫苗短缺的情況下台灣能在短短幾個月取得超過1000萬劑疫苗,同時把每天確診病例降回個位數,是“得來不易的成績”。但據《中國時報》12日報道,在第五輪接種結束後,島內面臨“疫苗枯水期”,全台莫德納疫苗只剩13.3萬劑,阿斯利康也僅有33萬劑。陳時中11日宣布第六輪將由自產高端疫苗接手,預計8月23日開始接種。至於未來民眾是否只有高端疫苗可打,他含糊其詞,稱年底前會有國際疫苗到貨,“我不敢講什麽時候進來,但一定會進來”。與此同時,島內猝死率仍居高不下。自6月中旬開始接種疫苗以來,台灣疑似接種後不良反應死亡人數多達598人,且相較於初期死亡年齡在75歲以上者占了80%左右,近日則下降到66%,而接種後死亡的最年輕病例,阿斯利康為26歲,莫德納為36歲。

  “疫苗缺貨大危機”,《中國時報》12日以此為題發表評論稱,韓國派人直接赴美催貨,反觀台灣不到10萬劑疫苗抵台,當局都要洋洋得意地吹噓防疫成效,網友氣得嘲諷“到底有何臉面拿來宣傳?”台灣從莫德納藥廠訂購的疫苗還缺380萬劑至今遙遙無期,民進黨完全不急,擺明了未來一個半月的疫苗空窗期就等著鋪紅地毯迎接高端上場。文章說,疫苗缺貨已成防疫最大罩門,偏偏蔡當局自我感覺良好,甚至厚顏自誇台灣疫苗覆蓋率在亞洲名列前茅,結果馬上被專業藥劑師吐槽台灣完整接種疫苗率只有2.1%,“疫苗不足也就罷了,食藥署自肥特權疫苗打好打滿,再只手遮天護航高端疫苗,不斷累積的民怨總有一天炸鍋”。

相關新聞

視頻

更 多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