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經濟部長揚言:不怕中國大陸制裁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近來對台動作不斷,不僅公然表態要在台灣設立“辦事處”,立陶宛經濟部長5日更是揚言,“不怕中國(大陸)制裁”。 據台“中央社”7月8日報道,繼6月30日立陶宛外長宣布正規劃在台灣等東南亞地區成立“代表處”之後,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莫納伊特(Aušrinė Armonaitė)7月5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再次表態稱,立陶宛預計今年10月或11月在台灣設立辦事處,目前立陶宛政府正在進行相關的立法程序。她揚言,不擔心中國(大陸)制裁。 在解釋計劃在台灣開設“辦事處”的原因時,阿莫納伊特宣稱,在台灣設立貿易辦事處並不全是為了貿易,因為此舉也顯示了“兩國”自1990年代初便建立的友誼。她特別感謝了台灣對立陶宛的兩次幫助,一次是台灣幫助立陶宛和其他波羅的海國家的人民從蘇聯統治轉型至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另一次是去年疫情期間,台灣給立陶宛捐贈了10萬只口罩。 另外,此舉也是為了給立陶宛企業尋找新的出口市場。阿莫納伊特說,立陶宛是一個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所以她上任後非常積極在新的市場設立“代表處”,而東亞與東南亞是立陶宛拓展經濟合作很重要的一個區域。她說:“作為經濟部長,我正在努力為立陶宛企業尋找新的市場,重點包括高科技產業,以及激光相關產業。” 更重要的是,立陶宛一直惦記著台灣的芯片。阿爾莫奈特直言,立陶宛與其他歐洲國家目前普遍面臨芯片短缺的情況,所以正鼓勵立陶宛企業加快步伐,尋找更多與台灣合作的機會。 她補充說,在台設立“辦事處”這個想法由來已久,自兩年前以立陶宛議會成員的身份訪問歐盟在台貿易辦事處時便已有了這個想法,因為“兩國”確實有很強的友誼,雙方的企業也都有興趣建立更多的夥伴關係和聯系。 阿莫納伊特還不忘對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指手畫腳,宣稱:“我們所掌握到的消息都顯示中國(大陸)的政策不符合基本人權的方針,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這也是為什麽我們要努力與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建立更多的經濟關係。” 立陶宛的表態讓台當局非常欣喜,早在2日就表示了“高度歡迎”和“尊重”。 針對立陶宛宣布將在台灣設“辦事處”,台當局發言人歐江安2日稱,對於立陶宛政府表達有意拓展與台灣交流合作,表示“高度歡迎”。台當局稱,對“兩國”友好關係更密切的發展,保持正面樂觀的期待。至於立陶宛政府內部有關設處的立法必要程序,台當局均“表示尊重”。 立陶宛現任政府是其獨立後第18屆政府,由祖基黨、自由運動黨和自由黨的“新執政聯盟”組成,自去年年底上台以來一直對台動作不斷,近來更是愈發明目張膽,頻頻衝在“反華”一線。今年5月20日,立陶宛議會通過決議,妄稱我國的新疆政策是“種族滅絕”;5月22日,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宣布退出“17+1”合作機制,並且指責借此“分裂”歐盟,呼籲歐盟27個成員國要一致對外。6月22日,立陶宛還宣布捐贈2萬劑阿斯利康疫苗給台灣地區。 立陶宛的做法顯然是舍大義取小利,但部分立陶宛專家還力挺政府的做法,為政府辯解稱,立陶宛的對華政策是“追求更多元的發展”的結果。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研究所學者安卓約斯卡斯 (Konstantinas Andrijauskas) 稱,立陶宛對華關係轉向,無非是沒得到足夠的好處,因為“立陶宛國內大多認為立陶宛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沒有給立陶宛帶來足夠的實際機會和協議”。 另外,路透社認為,立陶宛在西方推動對俄羅斯和中國(大陸)采取更強硬外交政策方面“已成為主角”。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刊文直言,立陶宛“希望它對中國(大陸)的堅定立場能引起華盛頓的註意”,這是“傳達給拜登政府的信息”。 對於立陶宛在台設立所謂“代表處”,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早就強調,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反對建交國同台灣互設所謂代表處。我們敦促立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恪守建交承諾,中方也正告台灣當局,“台獨”是死路一條,任何妄圖在國際上制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圖謀都不會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