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計劃在台灣設"代表處",還辯解稱並非反對中國大陸一個人口不足300萬的歐洲小國——立陶宛,自其“新執政聯盟”上任後就頻頻杠上中國,還試圖就台灣地區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繼宣布捐贈台灣地區2萬劑阿斯利康疫苗後,當地時間6月30日,立陶宛外長加布里埃烏斯·蘭茨貝爾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又宣布,該國正規劃在台灣等東南亞地區成立“代表處”。他還辯解稱,此舉並非是反對中國大陸,而是要“避免經濟上的依賴,會在政治上受制於中國大陸”。 台“中央社”報道稱,6月30日,立陶宛外長加布里埃烏斯·蘭茨貝爾吉斯在與62個該國駐外機構代表舉行會議,討論外交工作面臨的挑戰。 蘭茨貝爾吉斯在演講時“雄心勃勃地”宣稱,立陶宛的目標不僅是區域的民主中心,還希望擴大全世界民主和自由的空間。為了開拓外銷市場,強化經貿外交,“東亞地區是立陶宛未來外交的重點”。 蘭茨貝爾吉斯聲稱,未來該國除了在澳大利亞成立大使館,還計劃在韓國、新加坡和台灣地區設立“代表處”。他辯解說此舉並非針對中國大陸,而是要“避免經濟上的依賴會在政治上受制於中國大陸”,影響所謂的“國家安全利益”。 位於波羅的海的立陶宛,曾是蘇聯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蘇聯不予承認並實施經濟封鎖。直到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立陶宛的獨立。 獨立後,立陶宛的政治轉向了否定蘇聯歷史,並於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5月1日成為歐盟成員國。 自去年底立陶宛“新執政聯盟”上任以來,該國就頻繁杠上中國,又是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跨區域合作機制“17+1”,又是不斷放風說計劃在今年底前在台灣地區開設“貿易代表處”,以“擴大立陶宛和台灣的關係。”6月22日,立陶宛還緊跟美國步伐,宣布向台灣地區捐贈2萬劑新冠疫苗。 為何這個人口不足300萬人的歐洲小國,要頻頻跳到反華一線?路透社認為,立陶宛在西方推動對俄羅斯和中國采取更強硬外交政策方面“已成為主角”。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刊文直言,立陶宛“希望它對中國的堅定立場能引起華盛頓的注意”,這是“傳達給拜登政府的信息”。 稍早前在立陶宛向台灣捐贈疫苗之時,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辦公室主任楊植鬥就指出,在中美角力戰中,立陶宛毫不避諱自己的立場,全押在了美國身上。也正如此,立陶宛這個國家才會頻頻杠上北京,以刺激大陸的神經。楊植鬥還認為,立陶宛向台灣地區捐贈的2萬劑疫苗,應該算立陶宛給美國的“保護費”了。 對於立陶宛計劃在台灣開設“代表處”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已明確強調說,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反對建交國同台灣互設所謂代表處。中方敦促立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恪守建交承諾。 【編輯:lixuep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