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大增2025年度“機密預算”引質疑香港新聞網11月19日電 台灣外事部門2025年度的“機密預算”編列18億元新台幣,比2024年預算暴增50%以上,創近6年新高,引發島內強烈質疑。有輿論稱,蔡英文當局外事“成績單”本就慘不忍睹,賴當局提不出新做法,只是一味增加開支,要如何說服納稅人? 圖為台灣外事部門辦公大樓。台灣“中央社”資料圖 聲稱鞏固“友邦” 據台灣《聯合報》11月18日報道,台灣外事部門外2025年度預算案編列“外交支出機密預算”業務計劃18.2億元,比2024年度預算11.87億元增加6.35億元,增幅達53.48%,比2023年度決算數7.51億元增加10.7億元新台幣,增幅高達142.48%。 台外事部門聲稱,向來依據相關規定核實編列機密預算,目的為鞏固台當局與“友邦”的邦誼,并針對“友邦”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必要的協助;此外,也用於推動與友好地區的合作,“面對大陸持續加強打壓力道限縮我國際生存空間,應秉持原則妥善運用機密預算”。 台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還聲稱,在大陸加強“打壓”、“民主同盟”展現挺台力道的此時,台灣應“緊握黃金時機拓展外交”。她稱,當前預算增長反映政策,“且機密預算不代表不能被監督,只是監督形式會以秘密會議進行”。 6年來最高紀錄 台灣網絡媒體“品觀點”稱,根據台外事部門預算案,2025年度“機密預算”占該部門總預算的6.01%,比例和金額都是2020年度以來最高紀錄。預算中心數據顯示,自2020年度起,“外交支出機密預算”業務計劃的編列金額在10億至15億元新台幣之間浮動,但因為2025年度達18億多元,比今年驟增6億多元,因此引發強烈關注。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直言,台外事部門的“機密預算”有“黑箱操作”之嫌,即使是“立委”,也只有部分人能查閱具體內容;若為“鞏固邦誼、提供技術援外”,是否真有不能公開的必要? 牛煦庭質疑,過去的“金援外交”醜聞是否還在延續,而大幅增加相關預算卻未說明具體用途,難免引發“冤大頭外交”的擔憂。 牛煦庭進一步稱,賴清德當局的外事政策延續蔡英文的模式,預算暴增背後是否涉及新項目或需要拆解之前的遺留問題?這些都是民眾與在野黨希望了解的關鍵。 台“立法院預算中心”也認為,機密并非常態,這些項目的解釋彈性空間大,社會常有質疑采購項目、規避監督的爭議;為避免爭議并符合當局“信息公開”原則,應該權衡制定列入“機密預算”的支出項目,讓信息更客觀明確,確保當局資源受到規範及監督,維護民眾的權益。 恐難讓民眾信服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此前曾撰文質疑稱,蔡英文當局以所謂的“踏實外交”取代馬英九時期的“活路外交”,但根本看不到哪裡踏實,卻斷了“外交”活路。民進黨操弄“抗中保台”,惡化兩岸關係,面對大陸在國際社會的挑戰,僅能不斷強調“台美關係史上最佳”,對於“邦交國”不斷減少完全束手無策。但令人不解的是,台當局“邦交國”數量持續下降,外事預算卻逐年攀升,從2017年的229億元一路增加到2023年的301億元新台幣,其中“機密預算”部分更是暴增,2017年只有4.6億元,2018年即增加到15.7億元新台幣 羅智強的文章稱,“機密預算”主要用作不能見光的外事活動費,是最容易藏污納垢之處,也是貪污政客、掮客的最愛。陳水扁時期有“巴新案”,台外事部門被騙3000萬美元;蔡英文時期又傳聞為尋求在非洲加納共和國設立代表處,遭“外交掮客”詐騙2300萬美元,“也顯示所謂的不搞金錢外交,只是蔡政府屢屢丟失邦交的卸責託詞”。 羅智強批評民進黨當局完全無視兩岸關係對台外事關係的影響,仍只想全盤依附美國,“寧見外交雪崩,也不願調整兩岸路線”。 “品觀點”18日稱,台外事部門“機密預算”高達18億元新台幣,成為社會對預算透明化的關注焦點。相關預算若無法在台灣安全與信息公開之間尋求平衡,制定規範,恐難讓民眾信服。 《聯合報》18日稱,台外事部門“機密預算”編列,過去就有過度浮濫、恣意擴張的質疑。20年前,哥斯達黎加前總統疑收受台當局政治獻金,引爆“金援外交”醜聞。而島內過去對外事及防務等機密預算的弊端總是後知後覺,往往等案件爆發後才驚覺事態嚴重。 文章稱,“機密預算”不能無限上綱,錢是否用在刀刃上,納稅人也有知曉的權利,“2025年度18億元機密預算,是否百分之百不能見光,外交部必須提出合理的解釋,否則難堵悠悠之口”。(完) 【編輯: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