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台灣民調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準嗎?香港新聞網12月7日電 下一任台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及“立委”選舉將於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投、開票;台“中選會”預計於12月5日前審定台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候選人名單,并在12月11日舉行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立委”選舉候選人名單將於12月15日前審定,并通知抽籤。 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最新民調:台灣“美麗島電子報”12月5日公佈最新民調,“賴蕭配”以38%支持度領先,“侯康配”以31.7%居次,“柯盈配”支持度跌破15%,來到14.9%。《菱傳媒》11月30日公佈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賴蕭配”以41.12%支持度領先;侯友宜搭檔趙少康後支持度大躍升,超車柯文哲來到31.05%;反倒是在該民調中連續6個月居第二的柯文哲落居三人之末,支持度25.31%,和上月持平。另有1.76%民眾表示尚未決定、0.76%民眾表示都不支持或不會去投票。 那麼台灣民調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台灣民調準嗎? 閩南網報道, 民調是為了瞭解公眾對某些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意見和態度的調查方法,目的在於反映社會輿論或民意動向。雖然民調原意是在於反映民意,但是到選舉結束之時,對比選舉結果與之前的民調預測,常會發現民調大多不“靠譜”。這也不禁引發一個問題,台灣的民調到底是怎麼產生的?為何會跟實際投票結果有一定的出入?各個機構統計的民調的用意為何? 民調是如何產生的? 據不完全統計,全台約有民調機構70餘家,報紙有民調,比如《中國時報》、《聯合報》等;電視台也有民調,比如TVBS。政黨社團也有民調,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有規模較大的民調機構,但是這些內部數據大多都不會公開。第三類是台灣的學術中心,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中山大學民調研究中心等等。最後一類就是專門做民調的商業機構,如國際知名的蓋洛普民調公司。 目前定期公佈政黨民調的主要媒體有:《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電視台,但其結果不斷被詬病的原因也在於這幾家媒體的政治色彩普遍偏藍。被藍綠共同認可的相對公正的民調機構“遠見”要求訪員口齒清晰,也要流利。主管會將訪員與受訪者之間的通話內容加以錄音,事後詳細核查。 民調其實采用的就是最基本的統計抽樣理論,就是在全部選民中隨機挑選一些選民,瞭解他們的投票傾向,從而從這個結果概推到全部選民的意向。通常民調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抽樣,調查問卷,整理數據。在抽樣這個階段,台灣民調機構一般采取當街或上門派發問卷、家宅電話詢問和網上投票三種民調方式。 民調準嗎? 導致民調結果與實際投票結果存在差距,可能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種是由人為有意識的操弄而成,比如發佈虛假民調或者是民調機構本身就存在強烈的政治傾向。另一種原因就是測量工具所產生的誤差,這些誤差是可以盡量避免的,但是也并無法完全排除。 上文提到,台灣民調機構一般采取當街或上門派發問卷、家宅電話詢問和網上投票三種民調方式。但是選取的方式不同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比如采用電話訪談或者是網上投票將會對藍營更加有利,因為藍營的支持者大多是社金地位較高者,而綠營支持者大多為南部農村地區農民或者原住民,家裡并不一定安裝了電話,更不用提電腦了。因此,如果進行全台大範圍的電話訪談或是網上民調不便於統計支持綠營的人。 另外,台灣現今大部分民調都是通過撥打座機電話訪談來進行的,但是隨著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棄用了座機,只保留了手機,通常這部分人多為年輕人。而在家會使用座機接電話的也可能以老人家居多,這就可能會造成受訪者年齡分布的不均衡。而且為了民調提高成功率,大多數民調時間都會選在工作日的晚間。但是平心而論,上班族勞累一整天回家,不一定會有耐心且客觀地回答完冗長的調查問卷。 其次,選取地域不同,民調結果可能截然相反。台灣政治版圖大致是“北藍南綠”,如果民調選取的受訪者主要在北部,那勢必結果會偏藍。比如最近TVBS公佈的連勝文對柯文哲民調結果,或者是丁守中對柯文哲民調結果,其實并無太大意義,因為此結果并非完全真實反應民眾對參選人的支持意向,更多的是反應出台北市的“藍綠”分布態勢而已。 最後,民調員在向受訪者提問時也有玄機存在。比如只會講閩南話的受訪者能否聽懂國語,或者受訪者不願表達自己的政治傾向時,民調員是否應該不斷追問,抑或是循循善誘引導其想法。這些問題都會引起民調結果的偏差。 由此看來,在抽樣和調查這兩個環節中就有可能出現無數的誤差,民調結果并無法代表真正的民意所向,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而已。 民調成為競選工具 根據過往的民調經驗發現,每次民調中都會存在20%左右不願表態的隱形選民,而這些選民又以綠營居多,這也與選民的受教育程度息息相關。高教育程度者因較瞭解社會狀態,所以表達自己態度的意願較高。而低教育程度者因基於疑慮,因此表達態度的意願比較低,而且政治傾向也會隨著時局變化而變化。而民調結果也許也會從中助力,引導甚至是誤導一些政治傾向較不堅定的選民,因為確實有很多台灣民眾在看民調投票。 比如當選民通過民調發現中意的參選人已經處於明顯優勢地位時,自己的這一票對結果將不會有太大的實質性改變時。選民有可能就會改變投票意向,將票投向同黨的但是處於劣勢地位的參選人,至少將選票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所以早前出現過民調最高的參選人反倒會因為選民們這種被民調誤導的行為而落選。 或者是,當選民發現自己中意的參選人民調太低,基本無勝出希望時,為了不讓自己的選票白白浪費,就會將選票投給其他有望勝出的參選人,最終使得低者的選票變得愈發的低。 當然也有參選人將民調作為一項競選的工具,虛張聲勢。比如快到最終投票階段,參選人可能擔心選民以為自己選票已經足够而不來投票,就會打出“悲情牌”說自己民調落後,希望大家能够力保。 從以上幾種情況可以看出,民調已經不完全似乎一個中立、客觀的反應民意的工具了,它可能會引導甚至是誤導選民的態度,也有可能成為參選人競選的政治工具。 所以在台灣選舉期看民調的時候,也并不需要全信,將其作為一個參考足矣。(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