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再掏10億美元融資基金,“促進台灣和立陶宛企業共同發展”立陶宛政府頻繁操弄台灣議題反被“打蒙”,企業苦不堪言、政府領導層爆發“府院之爭”,即使是此前放話“支持台灣不用害怕”的副外長,也不得不承認“我們都想錯了”。 為“抓緊”立陶宛,台當局迅速開啟“金錢外交”模式,不僅要成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1月11日還宣布將為台灣與立陶宛企業的合作提供10億美元融資基金。 1月11日,立陶宛與台當局有關人員舉行視頻會議 圖源:台當局外事部門 綜合《聯合報》、“中央社”等台媒報道,11日晚,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和台當局“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龔明鑫出席線上視頻會議。 龔明鑫稱,阿爾莫奈特提到有關立陶宛商品出口中國大陸受到一些“阻礙”,他們會想辦法共同解決。 他表示,台當局認為台灣和立陶宛的合作應該是“永續性”,必須設計“可長可久的機制”,因此,除了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將再加碼提供10億美元的融資額度給雙方企業,促進台灣與立陶宛產業共同發展。 龔明鑫說,2億美元“中東歐投資基金”將由“國家發展基金”執行,10億美元的融資基金則由台當局“中央銀行”提供額度給“中國輸出入銀行”(台灣地區的公營政策性銀行),後者將提供企業低利貸款方案,促進雙方合作。 至於投資基金項目、融資對象等,龔明鑫稱,台當局和立陶宛有6項諒解備忘錄在進行,包括半導體人才、半導體發展規劃、生物技術、衛星、金融產業和科學研究。去年10月台灣經貿考察團參訪立陶宛時,雙方廠商進行了240場對談,後續有些企業已談出合作發展項目,“這些都是我們可投資及融資的對象”。 龔明鑫不忘說明:“這個是投資基金,不是援外基金。”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注意到,龔明鑫提到了半導體等多種領域的投資可能,但他沒有說明任何具體的項目。 報道稱,阿爾莫奈特在會後的新聞稿中表示,雖然台灣方面尚未決定任何具體的投資項目,但立陶宛對半導體、激光和生物技術領域的投資最感興趣,“我在會上建議,立陶宛應該被視為半導體產業的潛在投資地點。” 立陶宛政府頻繁操弄涉台議題,反致經濟受困,眼下正在嘗試“自救”,除了向歐盟要援助、向台灣施壓開放市場,還覬覦起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台當局近期也不斷以此相誘惑。 台“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日前接受“POLITICO”新聞網歐洲版採訪時表示,“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當我們研究在立陶宛投資半導體的可能時,我們將從整個歐盟市場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不過報道提到,資金對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目前台當局承諾的投資金額和一座完整工廠所需的資金相比只是滄海一粟,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的工廠耗資120億美元。一名歐盟委員會官員也對立陶宛運營半導體工廠的財政和資源能力表示懷疑。 黃鈞耀稱,台灣已承諾幫助立陶宛發展半導體產業人才。 盡管台當局承諾“接收被大陸拒收的立陶宛商品”,但台灣地區在市場規模上無法與中國大陸相比;對立陶宛來說,那些所謂的投資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眼下立陶宛的企業已經因該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受到了嚴重影響。 該國工業家聯盟主席亞努利亞維丘斯上月曾舉例稱,立陶宛已付款的貨物,運抵港口後發生無法裝櫃、出不了中國大陸的情況。截至目前,類似情況已經影響了大約100家立陶宛企業。“所有交易都已停止,交貨時間也拖的越來越長,甚至高達創紀錄的110到115天。”立陶宛工商會聯合會主席瓦爾庫列維丘斯直呼,對立陶宛企業來說,“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政府必須盡快解決與中方的問題。 立陶宛政府內部正就台灣問題陷入“府院之爭”,在總統瑙塞達4日承認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一個錯誤後,立陶宛總理和外長相繼出言反駁。瑙塞達發言人6日指出,“總統請外交部長提出一個具體方案,來緩和對華局勢”。 立陶宛副外長阿多梅納斯去年8月曾叫囂“就算支持台灣,也能活得好好的”,但他日前也坦言,他們沒想到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一事會造成如此大的經濟損失。 【編輯:李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