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稅風暴席捲全球,中國成為許多美企眼中“最安全港灣”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1日電(編輯 李雪萍)美國《紐約時報》近日一篇以“在關稅風暴中,許多企業將中國視為最安全港灣”為題的報道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亂拳正產生“反效果”,因為許多美國企業覺得自己更應該留在中國了。 上海晨景 新華社資料圖片 報道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一系列混亂,美企對於大幅調整供應鏈持謹慎態度。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局面,許多美企選擇維持現狀,繼續與中國供應商保持長期合作關係。 “目前,大家的策略是留在中國并保障中國業務的開展。” 美企MOSO Pillow創始人盧瑟(Travis Luther)說道。 本周參加了一場美國企業家會議的盧瑟表示,和其他與會的企業家一樣,他并未花時間去尋找新的合作夥伴或者考慮將業務轉移出中國,相反,他正與中國的商業夥伴合作,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以及開發新產品。 盧瑟指出,成本優勢只是中國成為商品製造首選地的原因之一。“現在,這甚至不是大多數人選擇留在中國的原因,而是因為他們(中國)擁有非常精良的製造和工程工藝。” 他說道。 報道稱,儘管特朗普希望通過關稅手段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目前,即使關稅削弱了中國的成本優勢,但大多數美國工廠在製造能力、產能和效率方面仍無法與中國媲美。 除此之外,將整個供應鏈徹底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金,除非政策走向非常明晰,否則美企不會願意冒這個險。美國風險管理公司Exiger一名高管稱:“要讓產業作出反應,政策必須具有確定性。” 一家國際代工廠的高管表示,鑒於美國政府的決策看起來像是隨意作出的,企業不可能以此為依據撤離中國。 馬西(Sarah Massie)經營著一家為美企提供外貿咨詢的公司。她表示,當各國都面臨高昂關稅時,人們往往會維持現狀,而在製造領域,中國就是現狀。 據美國商業雜誌《Inc.》網站10日報道,美國商會一項報告顯示,儘管中美經貿摩擦加劇,但受訪的約200家美企當中,大多數仍選擇保持或加強與中國的聯繫。美國商會約七成會員以及全球企業法律顧問協會六成以上會員都表示,他們計劃保持或擴大在華業務。 報告指,龐大的市場、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熟練的勞動力等優勢讓中國仍然極具吸引力。(完)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李雪萍】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