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月10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0日電 美國特朗普當局發起全球關稅戰、恐嚇中國並加徵超高關稅,以為能夠逼迫中國讓步。香港報章4月10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要對話可以,想恐嚇沒門! 特朗普發動這場全球關稅戰,是意圖以一場“休克療法”,徹底改變美國的全面被動局面。其底層邏輯有三層:第一是要通過“對等關稅”來“弄錢”,以填補美國巨大的財政赤字;第二是要讓製造業重回美國,以掌握全球製造業命脈;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以關稅手段打擊中國經濟,從而改變地緣政治,達到全面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然而,除了第一層外,其餘兩層根本是痴人說夢,且不說美國自身的實力今非昔比,中國早已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對美國的意圖心清如鏡,又豈會任其“魚肉”? 《文匯報》發表社評:中國反制有理有據 堅持多邊合作抵禦挑戰 在美國持續濫施關稅、變本加厲打壓中國的背景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國立場》白皮書,講道理、擺事實,澄清中美經貿關係事實,系統闡釋中方對中美經貿關係相關問題的政策立場,闡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中美雙邊經貿關係的損害,展示中國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決心和意志,明辨是非,讓世人看清美國的霸凌無道。中國堅持與周邊國家、世界各國持續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鞏固戰略互信,匯聚支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的強大正義力量,攜手應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逆全球化惡浪。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多出實招 助企渡過難關 近年本港中小企雖持續尋求開拓東盟、中東等新市場,分散業務組合和風險,不過仍不足以填補替代美國市場的缺口,如今關稅戰如火如荼開打,進行結構性調整需時,短期內的陣痛難以消解。中小企推動本地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政府對其伸出援手,是穩經濟、穩就業、穩社會的需要。特區政府表示,會繼續密切審視和評估美國違反公平貿易的單邊行為,並採取措施捍衛香港的合法權益,目前更重要是出實招,求實效,滿足中小企對“救急錢”、“救命錢”的迫切需求。當局指會繼續向業界提供支援,協助企業應對挑戰,包括通過金融管理局協調銀行界為企業資金周轉等,而擴大“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覆蓋範圍,降低融資門檻,延長還款期限,並針對受關稅直接影響的企業提供臨時性稅收減免,以及設立緊急周轉基金,為因收款延遲而陷入流動性困境的企業提供短期墊資支持,即時緩解中小企資金鏈斷裂危機,均是可行的辦法。 (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