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行政院”開會爆衝突,台積電股票罕見跌停香港新聞網4月8日電 美國將對台課征32%的“對等關稅”,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宣稱不進行報復或反制,島內頓時炸了鍋。4月7日下午,台“行政院長”卓榮泰邀請“立法院”藍綠白三黨團幹部協商,結果還沒開會就爆發衝突;而在野陣營則呼籲民進黨立即停止“大罷免”。 台灣“行政院”正在開會。台灣“中央社”資料圖 因座位安排鬧矛盾 島內三黨會議定在7日下午2時召開。據台灣聯合新聞網7日報道,藍綠白三黨團幹部當天下午陸續進入“行政院”。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稱,國民黨願意一同攜手解決問題,他表示,先前當局浮編1439億元新台幣總預算被國民黨節約下來,如今可以作為第一波振興產業的基礎,“要挽救企業,讓企業能生存,朝野應坐下來勇敢面對問題”。 民眾黨黨團總召集人黃國昌提出五大要求,包括會議全程直播、簽署台美貿易協議以及擴大援助產業與勞工等。 黃國昌批評稱,賴清德6日發表談話後,很多民眾五味雜陳,“行政院”先說要嚴正交涉,結果自己先把底牌亮出來,難道是單純的割地賠款?尤其民進黨宣稱台美關係非常好,2022年簽訂“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事後證明如同一張廢紙。 三黨會議還沒坐下談,不料藍綠就爆發衝突。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此次會議座位安排,左側為“立法院”黨團幹部,右側是“行政院”代表。會議開始前,各黨團幾乎全員到齊,僅民進黨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直到“行政院長”卓榮泰到場仍未見人影。 柯終於到場後,看到傅崐萁坐在主賓位時,開口質問“你怎麼會坐這裡”,要傅往左移一下,更是嗆聲“立法院你做主,這裡是行政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則高喊“這是行政院排的,都有名牌”。但柯建銘仍舊不滿,傅則一語不發,僅淺淺一笑,卓榮泰面露尷尬,數度拍拍柯的手臂,試圖打圓場,但柯不依不饒。 最終,卓榮泰讓“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與柯建銘換位置,才結束這場紛爭。島內媒體人樊啟明質疑稱,柯建銘不僅要求傅崐萁讓座,雙方發生拉扯,甚至還遲到。不少島內網民留言批評柯“不要臉,倚老賣老”“丟臉丟到家”。 至於這場會議是否達成共識, 黃國昌會後轉述稱,卓榮泰的簡報內容過於簡略,他答應到“立法院”進行項目報告,同時提供相關衝擊影響評估,希望本周內能盡快履行承諾。 台積電台灣工廠外景。台灣“中央社”資料圖 “把底牌都掀了” 受美國拋出“對等關稅”的衝擊,台股7日收19232.35點,大跌2065.87點,多達937家上市公司跌停,其中台積電更是罕見跌停收盤。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身價一口氣縮水261.32億元新台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蒸發117.62億元新台幣。 台“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7日稱,台灣股市遭重創反映經濟危機,顯示關稅衝擊給台灣經濟造成沉重壓力,如何面對是現在的重要課題。 同一天,台北市市長蔣萬安拜會商業公會等,他透露已有企業接到客戶暫停訂單甚至撤單通知,“我們沒有內耗空間,要團結對外”。 據台灣《中國時報》7日報道,台灣北部7縣市首長紛紛出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7日表示,國民黨本周四晚間將召集全體黨籍縣市長舉行會議,針對各地面臨的實際需求進行盤點與交流,“將整合地方智慧,團結力量,形成全台產業因應藍圖”。結果民進黨竟有人聲稱,“關地方政府什麼事,很瞎”,并質疑地方政府急於反應或與“財政收支劃分法”有關,引發藍營反擊。 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稱,特朗普政府大幅調高關稅,已讓台股重挫、產業面臨嚴峻挑戰,藍營地方首長此時互相合作、積極自救,為的是幫助地方產業與商家減輕衝擊,“難道擔心百姓生計出問題有錯嗎?結果民進黨卻把矛頭轉向藍營首長,這才是真正的瞎”。 至於賴清德,仍在對美“滑跪”。繼6日聲稱台灣無意采取關稅報復,并可加碼投資美國與擴大采購後,他7日又在社交媒體以英文發文稱,台灣無意尋求對美施加報復關稅,願從零關稅開始與美談判,“台美可以一道迎接共享繁榮的黃金時代”。 對此,島內網民痛批,“跪舔得真徹底”“看來連溝通的管道(渠道)都沒有”。 台灣前“立委”郭正亮認為,賴清德現在說零關稅,“可能沒招了”,但島內農民怎麼辦?美國農產品只要進入台灣地區,島內農業一定全倒,比如稻米,“怎麼跟美國競爭?” 台灣南投縣長許淑華7日痛批,賴清德上任後讓台灣在國際上腹背受敵,不少民眾感到不滿,也對整體局勢感到憂心;若現在還把重點放在持續推動“大罷免”上,只會讓民眾更加焦慮及不滿。 “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質疑稱,賴清德還沒談判就把底牌都掀了,舉雙手投降“不會報復”,但對美國伏低做小是沒有用的,台灣的籌碼就是台積電、聯電以及半導體供應鏈赴美投資。既然美國祭出高關稅讓台灣經濟面臨崩潰,局勢改變,當局只能重新檢視台積電赴美投資案,甚至直接駁回申請。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美對台祭出重稅,恐重創台南蝴蝶蘭、吳郭魚(羅非魚)等多項產業。7日,台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以“美國高關稅、台灣高官睡、騙你安心睡”為題開記者會,痛批台南市長黃偉哲清明節連假期間仍在地方宣講罷免,沉迷政治鬥爭,“令人痛心”。而真正付出代價的,只會是全體台灣民眾。 不過,一些“台獨”分子仍不罷休。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嗆聲國民黨,“台灣關稅高低,干你什麼事?”他甚至聲稱,現在台灣的重中之重,是罷免一定要完成,“別的東西都沒有這個重要,不要被轉移焦點”。 島內名嘴謝寒冰直言,“大罷免”絕對不會停,民進黨一心一意就是要搞這個,而且還會繼續升溫。 台輿論呼籲停止“大罷免” 台灣作家劉心月在中時新聞網撰文稱,在特朗普關稅大棒揮下之前,中日韓三國在時隔5年後再度舉行經貿部長會議,決定加快自貿協議(FTA)談判,以回應美國關稅措施。事實上,各經濟組織已紛紛強化區域內的經貿合作,以抵禦美國的關稅制裁。但台灣地區不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成員,能簽署的自貿協定極有限,形同“經貿孤兒”,在關稅風暴中,“繞樹三匝,無枝可依,處境較其他地區更加凶險,民眾和產業界心急如焚,賴政府除了要大家安心睡覺,還有什麼作為?” 台灣《中國時報》6日稱,在關稅戰一觸即發之際,民進黨作為發起“大罷免”的一方,應該放棄選戰考慮,認真接納在野黨的提議,“倘若再不團結,台灣恐將傾危”。 台灣《聯合報》6日稱,美國“對等關稅”風暴來襲,但台灣的談判籌碼不多,民進黨執政以來刻意減少與大陸往來及投資,“可以想見,接下來包括降低關稅、擴大對美投資、采購將是台灣所剩不多的因應之道”。 台灣媒體人王尚智7日稱,特朗普的關稅戰讓這10年來選擇“去中國化”在東南亞、墨西哥投資建廠的島內業者都成為“最大受災戶”。從東京、新西蘭到中國香港地區,無數人日以繼夜尋求突圍出口,全球真的只有台灣還在“拼命罷免”與“安心睡覺”。 “關稅戰當前,大罷免該停了”,《中國時報》7日以此為題評論稱,全世界都嚴陣以待,只有台灣還有人在搞“大罷免”,在內部搞分化。 上述文章批評民進黨不僅錯估局勢,對特朗普開出32%的關稅毫無預期與準備,處理方式更令人大失所望,除了加碼向美方示好求和外,看不到大局。 “及早改變倚美抗中路線”,台灣《旺報》6日以此為題評論稱,賴清德頻頻向美國交心,主動宣示增加防務預算到GDP的3%,支持台積電赴美加碼投資,計劃擴大購買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及投資相關設施,甚至不惜昇高兩岸敵意,願做美“抗中”馬前卒,結果不但未能得到豁免優惠待遇,反而被課征32%的高額關稅,“兩岸和平共處、發展之路斷絕,卻未能換得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承諾,可以說是錯招連連”。 上述文章稱,兩岸關係惡化、特朗普不可預測,賴清德陷入兩頭落空的窘境,“台灣命懸一線,賴清德核心政策須及早檢討修正”。(完) 【編輯: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