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月17日報章社評摘要香港新聞網2月17日電 香港報章2月17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善用市場資源積極投資未來 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北部都會區建設關乎香港的未來。在香港連續多年錄得財政赤字之下,善用市場資源顯得尤為重要。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發表前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談到未來將適度增加發債規模,靈活運用市場力量,積極投資未來,這體現了特區政府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勇於承擔,推動破局發展,符合市場期待。 特區政府在風險可控下,適度增加發債規模,體現了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另一方面,香港私人企業也要積極發揮市場主力軍作用。深圳被稱為“中國硅谷”,杭州成為新興創科重鎮,都是由民營企業充當創科發展的主力。對香港企業界來說,共建北都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豈能錯過。 《文匯報》發表社評:高度警惕亂港“黑金” 拒港版“顏色革命”重演 主管美國“政府效率部”的馬斯克近日下令財政部停止向惡名昭彰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提供資金,隨後他在國際會議中點名批評NED,質疑其角色,認為“美國應該管好自己的事,而不是到處推動政權更迭”。NED長期扮演美國政府的“白手套”,打着“促進民主”的幌子,顛覆他國政權,干涉別國內政,煽動反中亂港,惡行劣跡罄竹難書,港人必須看清其真面目。香港雖然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仍應汲取港版“顏色革命”的教訓,高度警惕外部勢力反中亂港絕不會偃旗息鼓,持續築牢國安防線,確保香港長治久安。 香港完善健全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迎來由治及興的發展機遇期,香港社會更要珍惜今天得來不易的和諧安定局面,更要牢記違法“佔中”、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時刻提防外部勢力干預破壞的暗流湧動,堅決依法斬斷所有反中亂港“黑金鏈”、踐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責任,不容港版“顏色革命”重演。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打造熊貓IP 發展谷子經濟 過去半年,首對在本港出生的大熊貓龍鳳胎“家姐”和“細佬”的暴風式成長牽引着全城關注。加之第三對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可可”抵港,讓大熊貓家族壯大至6隻,迎來“熊貓經濟”發展良機。 如何繼續打造熊貓IP,擦亮香港城市名片?爆火出圈的“谷子經濟”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啟示。近年來,一種以動漫、遊戲及偶像文化為主題的周邊商品——谷子,在年輕人中掀起了一股狂熱風潮,悄然間撬動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 推動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走向頂流,打造熊貓IP,發展谷子經濟同時,又何嘗不是一次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講好大熊貓故事的完美實踐!希望香港各界亦可舉一反三,令更多香港文化品牌受惠,為香港經濟增添更多發展引擎。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熊貓推動經濟別期望過高 喜悅成果須共享 熊貓對香港經濟、尤其旅遊相關行業會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最直接受惠的是海洋公園,對其他景點、消費和企業的帶動作用有限,各界不應期望過高,反而應更重視其對本地居民帶來的喜悅和凝聚力。 故此,特區政府及園方都必須時刻謹記,6隻大熊貓並不是單純的生財工具,而是屬於國家和全港700多萬市民所共同享有。園方應在切實可行範圍下,讓最多的市民和訪港旅客,包括經濟能力較遜,以及對園內其他動物和機動遊戲設施沒有興趣的人士,也盡量能分享到相關的喜悅及成果。 (完) 【編輯:梁嘉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