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賀歲片票房迷思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2025蛇年香港電影賀歲檔完結,成績卻不太理想。香港票房有限公司提供數據,由除夕至年初四(1月28日至2月1日)的5天時間,中西票房總收入為3060萬元港幣,對比去年同期跌37.1%。業界分析,今年春節港人外游增導致票房不理想,希望賀歲片能打通大灣區市場衝出香港。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賀歲片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今年香港賀歲片聲量和票房都較淡靜,第一位的《臨時決鬥》約700萬港幣,仍未觸及千萬關口。而中國內地春節檔已經創下新高、破90億元人民幣,其中不乏香港導演和香港演員參與的大片。 香港賀歲片從1980年代開始就形成特定市場,從一開始的最佳拍檔系列、富貴逼人系列,到群星無厘頭的家有喜事系列,成為華語觀眾過年必備的重溫片。最高峰時香港同時有9部賀歲片,6部票房過千萬。 經歷新冠時期電影院停業,疫後香港賀歲片也有輝煌時刻:《毒舌大狀》破億、《飯戲攻心2》破3000萬港幣。2023年香港賀歲檔錄得6300萬港幣,2024年跌至4800萬港幣,到2025年又少了千萬票房。 為何蛇年賀歲檔下跌如此慘烈?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成因來自多方面,一是拍片模式、制作模式、觀眾消費模式、市場都已經改變。以前成功的賀歲片是一家大小開開心心進戲院看,如今已經沒有特定的賀歲片定義;加上香港市民節假日出游頻繁,因此導致春節期間的電影票房不理想。 回看歷年春節檔電影較理想的,不乏2003年CEPA簽訂後內地和香港的合拍片,如《長江7號》、《美人魚》。今年內地票房前五也有來自香港導演徐克作品《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香港演員周潤發參演的《唐探1900》,可以看出,香港的制作質量仍在,只是更適合春節檔的市場在內地。 未來香港春節賀歲片能否也參與內地檔期,從而讓制作方更重視呢? 田啟文認為,兩地審查和拍片規則不同,因此港片想精准排入春節檔是比較難的,相反《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可以從內地帶到香港。業界一直希望先開拓大灣區院線,先不想著全國市場,如果能有大灣區的空間,就有機會讓香港賀歲片重振。 實際上,近年來香港好看的電影并不少,在內地上映後也收到廣泛好評。若消費模式改變,市場應該問觀眾,我們還需要專門為春節趕制的賀歲片嗎?(完) 【編輯:王瑤】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