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互通十周年 香港金融市場迎新起點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1月17日電 (記者 徐嘉儀) 11月17日,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迎來十周年。十年來,兩地金融市場在互聯互通下呈現凝聚力、生命力、延展力;下個十年,互聯互通增量擴容將迎來更多可能性。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首次通過兩地金融基礎設施的連接,讓投資者可以委託本地券商、經由本地的交易所和結算公司買賣對方市場上市的股票,開創全新的資本市場開放模式。 回顧十年間,在兩地監管和金融機構的凝聚力下,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拓展升級:2016年,深港通開通;2017年,債券通開通;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啟動;2022年,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 在産品覆蓋範圍、交易結算機制、投資者參與等多個維度,互聯互通極具生命力,不僅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資産配置渠道,也為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與活力。 據港交所公佈,截至今年9月底,在滬深港通機制下,外資北向持倉金額達到2.419萬億元人民幣,是十年前的22倍,而北水南向持倉達3.359萬億港元,是十年前的逾200倍。滬深港通下合資格股票超過3300隻,覆蓋滬深港三地市場上市公司總市值的九成,成交規模的八成以上。 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繫人”,互聯互通成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金漆招牌的重要元素,無論國際形勢變化,香港金融市場基建完善且具效率,對資本的吸引力只會越來越強。 在十周年的新起點上,互聯互通正從股票基金走向更全面的產品類別,呈現高度延展力。 港交所早前發表《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白皮書》,預告互聯互通未來有四大發展方向,包括將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納入滬深港通,進一步豐富産品類別、擴大標的範圍;持續優化滬深港通交易機制和配套服務;探索更多有助於提升投資者參與度和便利性的措施;完善債券通和互換通等安排。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亦透露,不同項目會按照時間表,視乎與內地監管機構商討情況陸續落實。近期可望落實的項目,包括在北向債券通下推出國債期貨、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以及推動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至於早年提出的新股通,正等待合適時機。(完) 【編輯:劉春】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第一個與聯合國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廉政公署為什麼能?
4個月賣了2萬多杯咖啡 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我非常滿意
周杰倫林青霞馬雲郭晶晶為何都來看這個展?
超燃混剪|來看粵港澳三地消防隊員飛天入海!
港企研發亞洲首個AI面試官 真人HR是否會從此失業?
【LIVING IN HONG KONG】用七年時間 在香港追尋"芭蕾"夢
20國50位院士齊聚香港助力AI發展!香港能“彎道超車”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