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底色和經濟活躍度決定其核心競爭力香港新聞網10月17日電(記者 林霞)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16日)發佈了此屆政府任期內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出要促進多元經濟,將文化、創意產業、體育及旅遊融合發展,增強文化自信打造香港旅遊新面貌。中國新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暨南大學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董觀志接受香港新聞網專訪時認為,香港的特殊定位和韌性,以及香港的經濟活躍度和城市本色,是決定香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香港每年都吸引著大批國際化人才。中通社資料圖。 從“淄博燒烤”,到“爾濱寵粉”,再到天水麻辣燙,今年以來內地不少媒體和地方政府頻繁描繪旅遊業帶來的“乘數效應”,期待通過大規模推動旅遊產業全面拉動消費,並藉此帶動經濟。然而,董觀志教授認為,旅遊業并非市場的“萬能鑰匙”,它是當地經濟發展的結果,而非原因。 董觀志表示,從經濟本質來看,在經濟活躍發展的前提下,會煥發大量的旅遊消費,一座城市具備吸引力,首先要具備一些基本要素:充分的就業、自由支配的收入和自由支配的餘暇時間。這三者相互依存,構成了現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而這才是激發旅遊需求的根本動力。簡而言之,旅遊活動更多是人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後的“閑暇經濟”,而非推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大手段。 董觀志在談到與天水、桂林、麗江等中國內地的這些新晉網紅旅遊城市時表示,這些地方或許因為風景優美、飲食獨特,成為了短暫吸引遊客的勝地,但從長遠來看,其經濟結構往往高度依賴旅遊業,難以持續高質量增長。事實上,這些城市也很難躋身中國城市經濟實力的前列。對於像香港這樣以服務、金融、科技為核心驅動的城市經濟,吸引遊客的手段不是盲目跟隨其他城市打造“網紅景點”,更不能用短期的激勵政策或過度的城市包裝來吸引遊客。 “旅遊是模糊的不確定性消費,難以在具體的時空系統中形成特定的經濟規模和商業秩序,因而,旅遊業不可能成為一個簡單的閉環式自組織產業領域。” 董觀志說,香港的優勢來自其深厚的國際化背景和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定位。香港擁有一流的服務業、金融體系、優質的基礎設施和充滿活力的商業氛圍,這使得它在全球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這些都是香港的底色。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歷史積澱使其不僅是旅遊目的地,更是全球資本、企業和人才的聚集地。對於國際遊客而言,香港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幾座打卡景點或幾個節慶活動,而是的國際化城市底蘊、多元化的經濟體系,以及貫通全球的自由市場環境,更體現在它的購物體驗、金融服務、優質的教育資源和醫療體系的國際化水準中。 據不久前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最新發布的《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排名全球第五位,“營商效率”和“基礎建設”的排名躋身在全球前十;“政府效率”排名亦高踞在全球前三名之列。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國際貿易”和“商業法規”排名全球第一,在“稅務政策”、“國際投資”、“基本基礎設施”、“金融”以及“教育”亦位列全球前五名。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政府昨日發佈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香港推動多元經濟促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的思路。其中包括了以盛事經濟、特色旅遊、文化創意產業多元融合,以及對於強化政府治理體系、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等完整而系統的闡述。董觀志認為,這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依靠香港長期積累的核心競爭力,維繫穩定且高質量的旅遊市場,是香港區別於許多依賴單一產業結構城市的優勢所在。(完)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