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黃埔百年 | 周恩來侄外孫沈清:以百年黃埔魂 圓今日中國夢

分享到:
2024-05-31 20:5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31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爍)“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直到現在回想起黃埔軍校,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副會長沈清腦海中第一時間跳出的還是這副對聯。

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舉行百年黃埔薪火相傳活動,率領居港黃埔後代,以及香港大中小學生近四十人,於3月30日至31日赴廣州參觀黃埔軍校舊址、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並到東征陣亡烈士紀念碑獻花。(香港中通社記者陳偉根 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沈清是周恩來的侄外孫,他們一家與黃埔軍校的淵源,從“七爺爺”周恩來那一代開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東郊黃埔創建了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9月,周恩來從歐洲歸國到達廣州,初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隨即被派往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11月,周恩來出任軍校第三任政治部主任。

沈清也在黃埔精神的耳濡目染中成長。沈清的母親周秉德12歲住進中南海西花廳,在周恩來及夫人鄧穎超身邊生活了15年,成為與周恩來關係密切的晚輩。沈清的父親是一名軍人,“愛國、革命、擔當”是他一生的信條,軍人身上的堅毅和團結精神,也影響了沈清一生。

沈清的外祖父周恩壽受長兄周恩來影響,早年加入黃埔軍校四期受訓。後來正式參加工作時,周恩來對弟弟的領導說:“我弟弟的職務要盡量低、待遇要盡量少”。他說“我是國家的總理,不是為周家服務的,是為全國老百姓服務的”。

在周秉德眼中,伯父周恩來就是黃埔精神“愛國、革命、忘我”的典型代表;而“忘我”是“愛國”和“革命”的前提,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和崇高的信仰,才不會在原則性問題上犯錯誤。因為周恩來在海峽兩岸廣受認可,周秉德擔任了多年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以促進兩岸交流為己任。

低調謙遜、愛國忘我的家風,一直傳承到沈清這一代,“謙遜、簡樸、嚴格、不辱先輩名聲”,這是長輩的要求,也是沈清的自我期許。

兩岸交流重任如今也交到了沈清手中。過去十幾年裡,沈清多次參加兩岸黃埔活動,他深感黃埔情誼的厚重和珍貴。沈清告訴記者,黃埔老將軍和他們的後代們,都非常希望通過黃埔軍校這份“連結”,能夠和大陸有更多的聯繫,共同為“反獨促統”作貢獻。

黃埔軍校建校之際,中國雖然擺脫了封建王朝束縛,仍面臨積貧積弱,軍閥割據和列強環伺的內外窘境。百年之後,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躋身大國之列,但外部環境依然充滿挑戰。在沈清眼中,“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這個貫穿百年的“中國夢”始終未變,與其一起延續百年的“黃埔精神”也有著一脈相承的意義。

“我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到這些歷史,了解初代黃埔人的初心。黃埔精神實際上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強盛,熱愛國家,爭取大同,精誠團結的精神,也是那一代人不屈不撓團結抗爭的精神。”沈清說。

黃埔百年。身為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副會長,沈清與一眾香港黃埔後代一起舉辦了多個活動,向香港青年介紹黃埔軍校歷史,弘揚黃埔精神。他憤慨於當前台灣有人大搞“去中國化”。沈清將未來的工作重心放在加強兩岸青年的“教育和溝通”上,他希望能多與台灣青年交流,創造更多機會讓台灣青年到大陸去看一看。

“讓青年有歸屬感,一步步走近祖國。”這是沈清的夢想,也是所有黃埔人的夢想。(完)

【編輯:王瑶】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
在香港見到兩個“劉雯”?國際超模教你合影秘訣
香港六大部門反恐演習 現場控制“恐怖份子”!
李家超:習主席講話指明方向 政府將與社會一同奮發改革
李家超夫婦落區中環灣仔 與市民共同感受聖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