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隧分流見效:西隧車流增18% 已超越紅隧香港新聞網5月18日電 香港三隧分流分時段收費自去年12月17日起實施,已推行半年,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17日)日開會檢視成效。對比實施前,今年4月西隧車流上昇約18%,紅隧車流下降約9%,東隧車流亦下降約7%,西隧車流量已超越紅隧。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三隧分時段收費達到政策目標,運輸署將持續收集數據,研究是否需要調整收費水平,預計明年中完成檢視。 香港西區海底隧道。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香港《大公報》報道,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引述數據表示,由實施分時段收費至今年4月期間,繁忙時段的三條隧道的整體過海車流量,減少約1%至4%,但繁忙時段前後約半小時,整體過海的車流量平均上昇約3%至6%。 西隧繁忙時段間歇現“車龍” 至於因為過海塞車引致的“車龍”,紅隧、東隧的繁忙時段分別減少超過一公里及半公里,西隧則間歇出現輕微“車龍”。整體而言,相較2月數據,西隧使用率進一步上昇,紅隧車流再跌,自三隧分流開始後,西隧全日的車流量已超越紅隧。 林世雄認為,三隧分流安排獲得駕駛人士配合,以往紅隧和東隧口的塞車情況已經大大紓緩,分時段收費能夠達至政策目標,壓抑和分散繁忙時段的過海車流,理順交通及善用隧道容量。 民建聯立法會劉國勳認為,疫情下市民生活習慣改變,建議晚上的過海繁忙時段提早至六時半結束,以善用隧道容量。 林世雄強調,分時段收費是新安排,駕駛者需時適應,過海交通情況仍有可能出現反覆,運輸署將會持續收集數據一年,預計最快明年中檢視收費水平。 汽車會倡縮短繁忙時段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向《大公報》表示,不少駕駛人士反映,三隧分流後在非繁忙時段過海,由於收費劃一,不用再繞路而行,確實較以往暢順。不過,繁忙時段的不同收費,對駕駛者來說,未必因為車費改道,真正分流的效果成疑,建議運輸署收集數據後作出調整,包括縮短繁忙時段。 李耀培又認為,長遠而言,政府必須盡早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才可以真正紓緩塞車問題,“全世界的大城市,也會面對塞車問題,這是不能避免的,分段收費並不是真正解決方法,必須加建過海隧道或大橋,提供更多選擇和方便,才可以紓緩塞車情況,令車龍縮短!” 議員促商用車過海減價 現時三條隧道的過海費,商用車劃一收50元,在昨日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這安排對小型商用車不公平,要求政府研究下調收費。中國香港汽車會建議,按商用車載客量,分兩種收費,減輕商用車司機的經營成本,紓緩加價壓力。 建議小巴的士看齊收25元 經民聯議員盧偉國認為,商用車收費應有分別,建議小巴隧道費應與的士看齊,即是收取25元。 勞聯議員周小鬆相信,若減收費用,可以減輕客貨車司機壓力。 自由黨議員易志明指出,物流業成本上昇,面對經營困難,商用車過海隧道費調低,有助提升競爭力。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指出,三隧分流後商用車隧道費劃一,若然可以按載客量,分為25元及50元兩種,對載客量較少的車種較為公平,“每次過海減少25元,未必可以呈現車費上,但成本減少相信也可以紓緩加價的壓力,對乘客也有利!”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回應表示,局方於收集數據後,會一併檢視商用車收費。(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