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三成15至84歲非住院人口患高血壓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5月17日電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香港衞生署呼籲市民時刻關注和定期量度自己的血壓水平,實踐健康生活,及早診斷以應對高血壓等非傳染病。 就成年人而言,若收縮壓持續處於14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及/或舒張壓持續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便屬患上高血壓。高血壓甚少於出現併發症前引起症狀,因此常被視為“隱形殺手”。若患者血壓控制欠理想或得不到適當治療,可引致嚴重健康問題,例如中風、心臟病和腎衰竭。 香港中通社圖片 由衞生署進行的結果顯示,香港接近三成的15至84歲非住院人口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的普遍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由15至24歲人口的少於5%,增至65至84歲人口的多於一半。在高血壓的患者中,超過4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直至進行調查的身體檢查才發現。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除了對預防高血壓十分重要,亦有助於控制高血壓,是自我健康管理關鍵的其中一環。市民應維持體重和腰圍適中、維持均衡飲食並減少攝取鹽分、保持恆常體能運動的習慣並減少靜態行為,以及避免飲酒、吸煙和吸入二手煙霧。 市民應特別留意,攝取過多鹽分對血壓造成的不良影響眾所周知,攝取越多鹽分,患上高血壓的風險亦越高。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應攝取少於5克的鹽。然而,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本港15至84歲人口平均每日進食的鹽分達8.4克。發言人提醒市民控制每日食鹽的總攝入量少於5克,同時建議以加碘食鹽代替一般食鹽,以增加碘攝取量及維持足夠的碘營養。 此外,恆常進行體能活動可帶來種種好處,包括降低血壓。因此,除留意鹽分攝取外,市民每周亦宜進行至少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如急步行)或75至150分鐘劇烈強度(如緩步跑)的體能活動。(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