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故事|“唔該,一份菠蘿包!”

分享到:
2023-10-22 10:3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22日電   “一份菠蘿包,唔該!”在TVB的電視劇中,或者在香港電影中,經常能看得到一對長得標致的年輕男女相約茶餐廳,點一份菠蘿包,配一杯凍鴛鴦,邊吃邊聊。幾十年如一日,演繹著各種劇情,這幾乎成了所有香港影視劇的經典鏡頭。看著這一幕,總感覺能聞得到男女主角手中的菠蘿包散發出來的濃濃香氣,和感受到外皮酥脆香甜的口感。

點擊進入下一頁

藝術總是來源於生活,吃菠蘿包的橋段不止在香港影視劇里,更是在千千萬萬港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之中。香港人對菠蘿包有著深入骨髓般的熱愛,早上起來或者下午茶時光,到茶餐廳點一杯凍鴛鴦奶茶,配上新鮮出爐的菠蘿包,碰到街坊再聊幾句,這就是人生!

菠蘿包的由來

據傳,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後,大量英國食品隨之進入香港,這也讓香港成為了匯聚中西方美食的勝地。當香港人接觸到英國的西式麵包後,覺得味道太單一,營養不均衡,非常不喜歡。

於是,勤勞聰慧的香港人想出創新的辦法,他們在麵包的外層表面加上黃油、砂糖、雞蛋、豬油、麵粉,然後進行烘製,最終表面呈現出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形狀,因而得名菠蘿包。

一款簡單的英式麵包,經過香港人的手,搖身一變,成為一款家喻戶曉的菠蘿包。

網絡上有一種說法,說菠蘿包反映了港人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不甘於屈服英國飲食文化,想法設法的創造出屬於港人的飲食文化。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中國人的地位是那麼低,根本吃不上高檔的西餐廳。但港人什麼都不怕,就是勤勞,從而創立了獨特的屬於港人的茶餐廳文化,而菠蘿包就是茶餐廳的鎮店之寶,開山鼻祖。

菠蘿包裡面真的沒有菠蘿

後來,又經過幾代人的改良,香港人把菠蘿包做得越加出彩,直到與香港融為一體,香港人也離不開菠蘿包了,而菠蘿包似初戀般的甜蜜,不僅甜在口頭,更是在心底發酵。

香港很多茶餐廳都會供應菠蘿包,並搭配奶茶作為下午茶餐或者早餐。菠蘿包的售價一般會比其它有餡料的麵包便宜,但味道又比沒有餡料的餐包豐富,所以深受港人歡迎。

當被問“菠蘿包有沒有菠蘿的呀?”香港街坊會解釋說:“菠蘿包沒有菠蘿的,只是它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看起來很像菠蘿,所以叫菠蘿包,除此之外,它跟菠蘿真的沒關係。”

不過香港人創造另外一種吃法,就是在麵包中橫著切開,加入一片冰冷的牛油,在菠蘿包的熱力下,牛油逐漸融化,這樣菠蘿包就有爆漿感覺的夾心,咬下一口,濃厚的牛油香味在舌尖漾開。

“某某國家正被菠蘿包襲擊”

在香港動畫電影《麥兜菠蘿油王子》中,麥兜父親的綽號就是“菠蘿油王子”。麥兜是香港著名的動畫人物,而菠蘿包作為文化插入,可想而知,菠蘿包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

點擊進入下一頁

雖然就像“老婆餅沒有老婆,雞仔餅沒有小雞”一樣,菠蘿包也沒有菠蘿,但菠蘿包卻可以讓人們擁有如麥兜那樣的童真,為香港這座城市,增一點甜。

關於菠蘿包,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據說2005年的時候,菠蘿包曾被提名為台風名字,不過最終落選了。否則,當年的電視、電台、報紙就會刊登大大的標題——“菠蘿包襲港”!前香港天文台長林超英作為評審之一就曾道出落選原因:“如果說某某國家正被菠蘿麵包襲擊,說出來太搞笑了”。

無論是動畫電影麥兜,還是提名台風名字,小小菠蘿包能够得到如此的身份地位,在別的地方絕無僅有,甚至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菠蘿包里的香港精神

香港人離不開菠蘿包,因為它就是香港人身份的象徵。其他地方的人說起菠蘿包,就會想起香港,就是那麼自豪感滿滿。而對於普通香港人來說,菠蘿包無論好吃與否,都是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不少港人的記憶裡,菠蘿包是一種遍佈大街小巷的又香又酥的甜麵包。在過去那個西點稀缺的年代,菠蘿包顯得特別嬌貴。

有香港網友就回憶道,每天下午放學後,小夥伴們一起趴在餅房的玻璃橱窗,看著老闆用臟兮兮的手套從黑不溜秋的烤箱中,像變魔法一樣捧出金黃色、香噴噴的菠蘿包,小夥伴們就會蜂擁而上,搶著塞給老闆錢,就為了吃上第一口熱乎乎的麵包。

等後來烘烤技術開始普及,許多餅房固定在下午四點出一爐菠蘿包和一爐蛋撻,大人總能買到碩大的菠蘿包給孩子當次日早飯。到了晚上,孩子會用膠袋小心封存它,生怕它被老鼠啃光,或者酥皮不小心掉光。

菠蘿包是香港最平民的特色。只要有香港人在的地方,菠蘿包就一定會也在。在霓虹燈光背後的香港,正是這些普通的食物,養活一方人。一個菠蘿包,一杯奶茶,嘆世界!這也許就是香港人特有的樂觀吧,正如這普通的菠蘿包。

從另一種層面說,菠蘿包是由最普通的英國麵包改造而來的。菠蘿包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香港人求新求變、不屈不撓的精神。

菠蘿包裡是沒有菠蘿的,這就像老婆餅裡不會有老婆一樣顯而易見。而對於香港本地人,吃菠蘿包時,先吃底還是先吃酥皮?”才是一道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聽說,在糖不足够的年代,先吃底後吃皮,代表先苦後甜。那麼,你的選擇是什麼呢?  (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