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河驚現“怪魚” 專家這樣說..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0月17日電 香港啟德河近日驚現兩條“怪魚”,引起網友討論,漁護署隨後證實為外來物種“福鱷”。有專家相信是有人放生引起,強調外來物種對本土生態有潛在風險。 近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在沐泰街對開一段啟德河內發現約1米長的“怪魚”。從圖片可見,“怪魚”呈灰黑色、扁長吻部。帖文迅速引起網友熱論。 網圖。 香港魚類學會創會會長莊棣華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有關圖片中的“怪魚”為福鱷,屬雀鱔科,是很古老的淡水魚,原生於北美洲。牠體型可達1米長,部分更可長達2米。福鱷是外來物種,通常市民是從香港金魚街購入,相信是飼養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福鱷越養越大,魚缸不夠大的情況下放生到河裡。他又說,雖然福鱷不會咬人,但會捕食河道的魚,趕走原本生活的物種。 莊棣華續說,福鱷在日本及台灣等作為熱帶觀賞魚類,而隨着氣候暖化,香港冬天較為溫暖,相信福鱷亦可能在香港戶外過冬存活。不過他認為相關部門應到場將福鱷捕捉,避免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他亦呼籲市民購買福鱷前必須三思,要承擔起飼養者責任。他強調,有些外來物種會改變河道的環境,導致原有物種的生存空間收縮,一定程度上影響繁殖,因此不贊成市民隨意放生。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幹事黃朗研就表示,福鱷作為頂級獵食者,河邊的鳥類及哺乳類動物都是牠的獵物,加上壽命可長達50年,因此會對河道生態構成長期威脅。另外,他強調,福鱷的卵對人類有毒性,提醒市民切勿捕捉食用。 而香港漁護署事後亦確認該魚類為福鱷,形容是體型較大的淡水魚,主要捕食其他魚類,一般棲息於河流下游、河口地帶及湖泊。福鱷源自北美洲,並非香港原生物種,早年引入作觀賞魚。 發言人強調,一直密切關注外來物種對本地自然生態的影響,並教育和呼籲市民不應隨便放生動物。此外,該署亦會視乎情況及需要,向其他政府部門提供相關技術支援。 翻查資料,福鱷以食肉維生,擁有兩排匕首般鋒利的牙齒。背部呈褐色或橄欖色,腹部則較為淺色,是雀鱔目中體型最大的以及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魚之一,身長達2.4至3.0公尺、體重至少有91至159公斤。有專家曾形容福鱷屬於淡水界十大惡魚之一。 其實早在2009年,香港康文署轄下5個公園人工湖發現17條福鱷,當中包括荃灣德華公園、柴灣公園、青衣公園及茘枝角公園。康文署當時表示,人工湖的系統設計,包括濾水系統,不能應付在湖內有魚類等動物,因此署方不會在人工湖飼養魚類等動,至於在湖內發現的魚類(包括福鱷),均由市民棄養後置於人工湖所致。 康文署事後派員放減有關的人工湖水位,並落水以圍欄包圍福鱷,再以漁網將福鱷制服,移走人道處理。康文署當時亦有呼籲市民在飼養動物和魚類前應作充分考慮,切勿中途棄養。(完) 【編輯:孟宜君】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