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文化在香港:孝親報恩的百年傳承香港中通社8月18日電 題:盂蘭文化在香港:孝親報恩的百年傳承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 踏入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走在香港街頭,有人“燒街衣”,讓孤魂野鬼有衣有食;具傳統特色的大型花牌和戲棚,為一年一度的盂蘭勝會作準備。這座現代都市,用不同方式演繹傳統盂蘭文化。 “說到七月盂蘭節,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鬼,覺得很恐怖,其實盂蘭節不止如此。”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盂蘭勝會保育工作委員會副主席胡炎松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說,盂蘭節除了施鬼、拜神祈福,亦具有孝親報恩的文化意義。 “盂蘭”來自佛經故事梵文“Ullambana”,意為救度亡魂倒懸之苦。相傳佛家弟子目連的母親壞事做盡,死後受餓鬼之苦,目連於農曆七月十五,以百味五果供養僧人,集合眾僧力量使母親解脫。 據記載,最早啟建盂蘭勝會的是篤信佛法的南朝梁武帝,其後在民間盛行,由供僧漸轉為施鬼,超度亡靈。 香港的盂蘭文化,很大部分是受潮汕族群影響。據胡炎松介紹,百多年前,潮州人的祖先到港謀生,大多是做低下階層工作,“他們功德觀念很重,認為做好事、祭祀可積功德,改善生活環境。” 因此,盂蘭勝會最先在“咕喱”(苦力)聚集的地區開始,後來各區效法,從農曆七月初一起,誦經懺悔、施食鬼神、公演神功戲、福物競投等。 盂蘭勝會從潮汕而來,卻在香港最為流行,這是人口遷徙的歷史下,香港與盂蘭文化結下的緣。 “60至70年代,香港經濟蓬勃發展,一些小商人發現支持盂蘭勝會,生意真的會越來越好,捐錢的人也越來越多。”胡炎松說,香港經濟帶動了盂蘭勝會的發展。踏入9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製造業逐漸轉移,盂蘭勝會漸少人做。 直到2011年,經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成功爭取,潮人盂蘭勝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擺脫“宗教”標籤,被賦予遠超乎潮州人的意義。 香港有120多萬潮籍人士,盂蘭勝會的傳統仍在延續,甚至成為香港民俗盛事。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2015年起舉辦“盂蘭文化節”。今年是疫後復辦,加入年輕人熱愛的角色扮演推理遊戲“劇本殺”,將環幕投影及AR(擴增實境)技術結合,讓年輕人沉浸式體驗盂蘭文化包容、博愛精神。 胡炎松是盂蘭文化節的總統籌。他說,現在的年輕人不信鬼神,想了解盂蘭文化,更多是出於保育意識。“我們也要跟上時代腳步,創新形式。” 以潮汕文化為載體,盂蘭勝會植根香港,既蘊含民俗宗教元素,亦承載華僑移民及香港發展史。背後的故事和精神,繼續世代傳承。(完) 【編輯:纪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