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學者詳解:地震前後如何有效避險?

分享到:
2023-08-06 21:3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6日電(記者  吳一帆6日2時33分,山東德州市平原縣(北緯37.16度,東經116.34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當日10時,平原縣20人輕微受傷,126處房屋倒塌,水、電、通訊正常,加油站等設施正常。

中國應急管理部當日5時許通報,地震發生後,中國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決定啟動國家地震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山東指導協助抗震救災工作。山東省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隊15車、107人已前往震中救援。濟南、泰安、聊城、德州、濱州等5個消防救援支隊24車、236名消防救援人員以及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已集結完畢。

另據中國地震台網通報,截至當日8時,本次地震共記錄到餘震59次,其中3級及以上餘震1次,3-3.9級地震1次,3級以下餘震58次,2-2.9級地震4次,1-1.9級地震35次,1級以下地震19次。

地震的發生猝不及防,時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周傳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地震至今無法在震前預報,只能在發生後預警。所謂預警,是指地震發生後,震中近處的地震儀可以第一時間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該信息通過電磁波信號向周圍傳播。由於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比電磁波慢,遠處的人可以提前知道地震波要來了。

但他強調,“雖然很多國家或地區開展了地震預警工作,但往往也只提供幾十秒的寶貴時間”。因此,“震前充分準備、震時冷靜應對、震後迅速撤離,是應急避震的重要準則”。

黃周傳說,地震過程中建築物或家具的倒塌,是造成人員傷害最直接的原因。因此,除了房屋建設需結實外,就平日地震未發生時的準備而言,書架、橱櫃等既高又重的家具都要固定到牆體,無法固定的重物都應放到地板或矮架上,應避免在牀、沙發等長時間停留地上方懸掛墜物。

“家裡要準備一個家庭應急救援包,置備一些簡單的傷口處理工具和材料,還包括手電筒、哨子等求援工具。儲備一些水和保質期長的固體食品,在萬一被困的情況下,可以延長等待救援的時間。”他說。

那地震發生了該怎麼辦?黃周傳指出,最安全的方式是快速轉移到空地上,避免建築物等倒塌造成直接傷害。但很多時候,沒有足够的時間轉移到室外,就需要於有限時間內在室內尋找安全地點。

他說,這時要遵循兩個最重要的法則。一是“生命三角”法則,指地震時要緊急躲避到堅硬的、不易坍塌的空間內,比如桌椅下方,衛生間、廚房等狹小空間,這些地方在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是相對安全的地點。最危險的地方是客廳、陽台、窗邊等周圍無支撐的區域。二是“伏地、遮擋、手抓牢”三步法則,指到達避震地點後,要盡量趴下,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保護好頭頸部,免受致命的傷害。待震情穩定後,再迅速轉移到室外安全的區域。(完)


【編輯:汪彥希】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