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里程碑!中國大型無人機編隊飛行香港新聞網6月30日電 近日央視披露了中國國產“雙尾蝎”大型無人機進行編隊飛行的視頻,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這被認為是中國無人機發展的里程碑。台媒特別強調該機曾繞島飛行。中國軍事專家29日認為,“雙尾蝎”實現密集編隊飛行,更多的是展現其技術能力,表明這種無人機可以在有限空域內進行充分的協同配合。 圖為中國國產“雙尾蝎”無人機。網絡資料圖 “極大擴展打擊能力” 台灣中時新聞網28日報道稱,大陸最近首次技術驗證了3架“雙尾蝎”無人機編隊,這款武裝偵察無人機多次出現在解放軍繞台任務中,更曾數度飛越第一島鏈。 報道稱,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在這次編隊試飛中,3架“雙尾蝎”察打一體無人機全副武裝,搭載了精確制導炸彈、導彈和較小型的無人機,從機場依次起飛,接著組成直線、三角形等編隊。 “這是大陸自製長航時無人機首度全副武裝進行編隊飛行”。報道認為,對無人機操作員來說,從地面指揮控制站讓“雙尾蝎”編隊飛行,要比讓它們直接在空中飛行更富挑戰性,因為這些無人機的速度、高度和航向都必須加以協同。 報道稱,近幾年來,台灣和日本方面都曾數度看到“雙尾蝎”繞飛台灣,并穿越宮古海峽飛入太平洋上空。“不過在這些狀況下,雙尾蝎都是單飛”。 印度《歐亞時報》網站28日稱,中國宣布通過成功執行“雙尾蝎”大型無人機的首次近距離編隊飛行,在無人機技術方面達到了重要的里程碑。這次試驗是搭載不同類型彈藥的中國國產長航時無人機首次近距離編隊飛行。 報道稱,每架“雙尾蝎”無人機最多可攜帶16枚彈藥,這三架無人機組成的編隊可以攜帶48枚各式彈藥,從而極大擴展了其火力打擊能力。 圖為中國國產“雙尾蝎”無人機三機編隊。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特立獨行的“雙尾蝎A” 據介紹,中國“雙尾蝎”無人機目前有兩大系列,其中基本型“雙尾蝎”為雙發布局,動力增強型的“雙尾蝎A”為三發布局。 據介紹,基本型“雙尾蝎”的兩台發動機極大提升了無人機的系統可靠性和飛行安全性,使得無人機在高原與海上的部署能力、複雜氣象條件和複雜地理環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保持顯著優勢;配置的兩台發電機確保無人機能够為所搭載的各類任務載荷提供充足的供電能力。雙發雙電配置以及大展弦比、雙尾撐、廿式氣動布局設計使得“雙尾蝎”無人機特別適用於商用領域。 而“雙尾蝎A”屬於動力增強型產品,是大型三發、模塊化、多用途、中空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系統。三台發動機、三台發電機配置使得該無人機在保持“雙尾蝎”既有優勢的基礎上,各項性能都得到顯著提升。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認為,3-4噸級的無人機采用三台發動機讓“雙尾蝎A”顯得有些“特立獨行”。比它更大的4-5噸級察打一體無人機,也大多使用一台渦槳發動機。 張學峰認為,“雙尾蝎”采取了差異化競爭的策略。目前傳統察打一體無人機主要集中在三個級別,分別是1噸以下的入門級,例如最大起飛重量700公斤的土耳其TB-2無人機;1-2噸級,比如美國MQ-1“捕食者”系列無人機;再往上則是4-5噸及更大的型號,例如MQ-9“死神”系列等。“雙尾蝎”系列無人機則位於2-3噸和3-4噸級,避開了察打一體無人機競爭最激烈的領域。由於采用模塊化設計,這些無人機可以選擇不同的任務模塊,在偵察監視型和察打一體型甚至民用型之間“切換”。 從單打獨鬥到體系配合 不同於低成本、消耗性的小型或微型無人機組成的無人機“蜂群”,昂貴得多的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進行密集編隊飛行,其意義也明顯不同。 張學峰認為,“雙尾蝎”密集編隊飛行更多是在展現能力。這就類似各國飛行表演隊的密集特技編隊是在展現飛行員嫻熟的駕駛技能。較大型無人機密集編隊飛行,展現的是其可控性、飛行穩定性、電磁兼容以及地面控制人員的能力。“雙尾蝎”密集編隊是在載重較大的情況下實現的,更展現了這種無人機的機動性、飛行穩定性。 中國《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男也認為,這次驗證測試證明,滿載彈藥的“雙尾蝎”具有卓越的可控性,因為軍機裝載沉重的彈藥後,機動性通常會受影響。 王亞男強調說,這次驗證也證明了無人機編隊飛行的能力。中國技術人員正在開發自動控制軟件,無人機在一個指令下就能形成編隊。 張學峰則表示,目前小型無人機組成的燈光秀,雖然編隊更為龐大、密集,能在天空中快速變化圖形,但那種高密集編隊并實現快速隊形變換,是在具有高精度的差分衛星導航信號的環境下進行的。“我們不能期望戰場上能出現這樣的衛星導航信號環境,因此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密集編隊飛行的控制原理是不同的。” 張學峰認為,無人機能實現密集編隊,表明未來作戰時能在更為廣闊空域中實現密切協同。察打一體無人機之間以及無人機和有人機之間的協同配合、分工合作已成為趨勢。未來無人機作戰不會是單打獨鬥,而是體系配合。例如由一架無人機攜帶電子干擾吊艙,專門對敵方雷達進行干擾壓制,伴隨掩護己方其他無人機實施打擊,這將極大提高傳統察打一體無人機的生存能力。(完) 【編輯:許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