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穎妍:要撫平內地人被香港刺傷的痛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6月26日電 香港資深媒體人屈穎妍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提及一場“黑暴”令內地人對香港人存在誤解,這些年常常說要消除香港人對內地的誤解,但她認為更要撫平內地人被香港刺傷的痛。 香港新聞網製圖。 她指出,2019年黑暴砸爛了“香港人”這金漆招牌。曾經,香港人是別人的驕傲,一句“香港來的”,大家視你如貴賓。但今時今日,“香港人”已不再是個光彩的身份,尤其對內地同胞,“說出來,真心有點羞愧的尷尬”。 屈穎妍說,這些年常常說要消除香港人對內地的誤解,其實更要撫平內地人被香港刺傷的痛。“想像一下,一個以為自己發了達不可一世的兒子,不單嘲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的父母,還聯同外敵向他們擲石,父母忍你,其他孩子卻忍不了你。” 她直言,香港人是愧對內地同胞的,“做了26年不孝子,沒向國家交過稅,沒為國防付過一毛錢軍費,國家的苦頭你不用吃,國家的甜頭你卻有份嚐”。如今大國崛起,成了大靠山,但香港人的思維仍是飯來張口式的敗家子。“黑暴由阿爺出國安法來平亂,疫情由阿爺派人派物資來救援;老人家退休了,大灣區提供優惠福利讓大家可以安享晚年;年輕人沒出路,儘管內地畢業生搵工打崩頭,也要在大灣區企業為香港年輕人預留位置……” 屈穎妍說,香港人習慣找靠山解決問題,漸漸便忘記了自己的責任,於是把沒人喜歡的殯葬城想推到內地去,最近有議員甚至建議,將精神病患都送到大灣區休養。她認為,香港人要學懂換位思考,事事向內地求救的同時,也要顧及14億同胞的感受。 她又引述內地著名博客靖海侯指,“大灣區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口,要做的是包容不是收容。”、“大灣區絕不應該被視為矛盾堆填區、問題收容站、及轉移困難的救濟所。”、“香港社會甚至管治團體裡,仍有一些人有『巨嬰思維』,什麼事都想著靠中央來推動、靠國家來解決,遇到點困難就想爭取特殊待遇、尋求外部解決,這種思維要不得。” (完) 【編輯:孟宜君】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