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中國已主導全球光伏產業,西方面臨艱難選擇

分享到:
2023-06-26 09:1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6日電 “中國在太陽能領域的主導地位讓西方面臨艱難選擇!”日前,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刊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文章稱:在光伏產業這一極具潛力的領域,中國的投入和成就都令美歐難以望其項背;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是,西方國家必須找到與中國合作的方法。

英國《金融時報》刊登的署名文章截圖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太陽能生產支出(約3800億美元)將有史以來首次超過石油生產支出(約3700億美元)。

報道指出,這帶來的地緣政治影響是巨大的。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東之所以一直是圍繞石油和天然氣等主要燃料的“大博弈”的中心舞台,就是源於這些國家對於上述能源供應的把控。

報道中,艾利森發問:“如果在未來十年裡,從太陽中獲取能量的光伏電池取代了對石油和天然氣的大部分需求,誰將是最大的輸家?而更重要的是:誰將是最大的贏家?”

對於上述問題,艾利森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提到一個判斷:今年全球太陽能生產支出中,絕大部分太陽能板將來自一個國家——中國。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占全球總產量的80%。放眼整條供應鏈,中國還生產了全球85%的太陽能電池,88%的太陽能級多晶矽,以及97%的太陽能電池核心材料矽錠和矽片。

文章稱,在過去數十年間,中國迅速崛起為太陽能領域的主導國家。太陽能產業肇始於美國,到了2005年,歐洲人曾在這場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當時德國貢獻了全球太陽能產能的五分之一。至2010年,雖然歐洲的太陽能電池板需求占到全球的80%,但產能只占全球的約10%。

而在今年,不僅全球每10塊太陽能電池板中,就有8塊由中國生產,中國還將其中的5塊納入其電網。

艾利森說,僅2023年一年,中國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就將超過自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人購買第一批太陽能板以來美國所安裝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

為何“中國干一年能頂美國50年”?艾利森將推動中國在這一領域成功的因素歸結於,在華生產可帶來較低的資本成本、快速的監管審批、對外國競爭的保護、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無與倫比的供應商網絡,以及快速增長的國內需求。

2010年至2021年,以國家和地區劃分的太陽能光伏產能(百分比)。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目前,中國已承諾力爭於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美國和歐洲也承諾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半,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文章稱,為了實現減排目標,美國和歐洲有必要加快從化石燃料到太陽能的能源轉型。

在這個關乎人類命運的事業上,美歐并沒有選擇合作之路。文章提到,2022年9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將綠色技術確定為與半導體、人工智能等一樣的“增效手段”,在這些領域,美國正加大對中國企業的圍堵打壓。

從2012年開始,美國針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稅率高達34%-47%。2014年12月,美國對中國光伏製造商進行“雙反”調查。2018年1月,美國上屆政府決定對85億美元的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征收全球保障性關稅。歐盟也從2013年起對華光伏產品實施了近五年的“雙反”政策。

在2022年3月的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就此指出,美方大搞貿易保護主義,將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造成干擾和破壞,最後只會反噬自己,損害自身利益。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事實上,艾利森也在文章中說,上述措施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全球市場份額影響實際有限。以多晶矽這一光伏產業的上游原材料為例,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歷年數據,從2010年到2022年,中國企業在多晶矽市場所占份額仍然呈明顯上昇趨勢,到2022年的預計份額達超過80%,而美國的份額則逐年減少。

此外,美國去年出台了《通脹削減法案》,計劃在未來十年為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和符合條件的住宅小型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高達1000億美元的補貼,另外還有高達100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

為回擊美國綠色補貼,歐盟也計劃每年投入720億歐元可再生能源補貼,其中大部分用於太陽能。但艾利森認為,從美歐市場規模來看,期望這將對行業趨勢線產生任何重大影響是不現實的。

2010年至2022年,中國產多晶矽占市場份額呈上昇。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艾利森稱,依賴於一個被歐盟宣布為“系統性挑戰”、被美國視為其主要競爭對手的國家是令人不安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歐洲人、美國人和中國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不受限制的溫室氣體排放都會加劇氣候變化,而這一結果需要所有人共同承擔。

艾利森呼籲,美歐領導人必須在競爭的同時找到與中國合作的方法,這就是他們共同面臨的挑戰。他表示,正如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那句名言,“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這將需要西方國家就此制定戰略。(完)

【編輯:許豐悅】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