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國內博士後創歷史新高約34萬人 高端人才紅利顯現

分享到:
2023-06-23 13:3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3日電   中國博士後人數在2022年底突破30萬大關後,現已達到34萬人的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博士後工作從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擴展至企業、園區;研究領域發展到13個學科門類的110多個一級學科。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公佈數據,中國目前累計招收博士後約34萬人,已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35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338個,設站單位涵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各主要領域。

據瞭解,中國博士後制度設立於1985年,當時,人社部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反複研究,認為有必要推出一個人才計劃,進一步統籌和發揮博士後合作導師、設站單位的作用,集中有限財力和有效政策資源,著力吸引國內優秀博士畢業生進站做博士後。同時,突出高精尖缺導向,著力發現、培養、集聚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為國家更長遠的創新發展儲備人才。

經過38年發展,中國博士後制度從無到有,已經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博士後隊伍逐步壯大,為推動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助力脫貧攻堅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另據人民日報報道,近5年全國在站博士後共承擔國家級項目9萬個,省部級項目8萬個,其他各類項目12萬個,平均每位博士後人員承擔2個以上研究項目。

隨著中國對科技人才越來越多的重社,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博士後工作在“十四五”時期,都將是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科技人才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重點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大批博士後青年人才,為中國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人才支撐。

中國博士後工作也從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擴展至企業、園區;研究領域發展到13個學科門類的110多個一級學科,並鼓勵跨學科招收、培養複合型博士後。

同時,自2022年實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備案制改革,中國新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698家,以適應企業對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需要。

經費方面,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截至6月中旬累計投入資助經費約15億元(人民幣,2.81億新元),遴選資助2500名優秀博士後,逐漸形成品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累計資助83億元,資助博士後近12萬人。中央財政、相關地方、設站單位及社會資金等多渠道投入機制日益健全,共同推動博士後事業發展。

成果方面,自2012年起開展“博士後科技服務團”活動以來,通過人員培訓、技術服務、項目對接、成果轉化等形式,活動為中西部等省份需求單位開展實地科技服務,至今已舉辦110餘批次,對接服務項目近2000項。

從“天問”探火到北鬥組網,從“嫦娥”奔月到萬米深潛……近年來,一系列轟動世界的科技創新成果成為見證,2018年《細胞》雜誌在線發表封面文章,中國科學家率先突破體細胞克隆猴技術,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後劉真,是2017年“博新計劃”入選者,也是2019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勵最年輕的科學家。2018年,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博士後邱晨光,作為第一作者在《科學》發表論文,率先在國際上提出並實現了狄拉克冷源晶體管,在低功耗器件領域取得新突破。一批科技成果驚艶亮相,為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動力。亮眼成績的背後,一個現象頻頻引發關注:北鬥團隊平均年齡35歲,天問一號控制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0歲。創新思維活躍、精力充沛的青年科技人才正成為科研創新的主力。

博士後年齡大多為28至35歲,處於創新創造的黃金年齡,最易湧現出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且身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一線,具有推動產學研用對接的獨特優勢。因此,加快博士後事業發展,有利於加強基礎前沿領域攻關,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速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在中國城市中,粵港澳大灣區也成為博士後們嚮往的地方。數據顯示,廣東全省博士後進站規模已連續五年保持正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19%以上,每年新增人數穩居全國第一。2022年,廣東省共招收博士後4519人,在站博士後超1.2萬人,累計招收博士後4萬餘人,約占全國1/7。

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廣東,除頗具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外,粵港澳三地聯通的科研平台和各地探索創新的引才機制都是“人才密碼”的其中一環。(完)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
回歸25年 澳門工體委主任:國家真的很眷顧澳門
澳門新特首岑浩輝上任後首亮相 冀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澳門向前發展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