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香港 | 從楊紫瓊到梁朝偉:香港電影人為何能走向世界?香港新聞網3月29日電(記者 陳卓儀)60歲的香港演員梁朝偉獲得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這是首位華人演員獲得該項國際最古老影展殊榮,也是亞洲首位。不久前另一位曾在香港電影圈起步的楊紫瓊,也成為亞洲首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那一輩的香港電影人,能如此受國際的肯定? 威尼斯影展總監Alberto Barbera形容梁朝偉是很有魅力的演員,演藝事業跨國發展,涵蓋電視、流行文化及藝術電影,並曾跟不少著名導演合作。 梁朝偉是香港的驕傲,在香港土生土長,受訓成為專業演員,他的電影卻備受國際認可。其主演的電影曾三度奪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分別是1989年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1995年陳英雄執導的《三輪車伕》以及2007年李安執導的《色戒》。 有意思的是,這三部電影的背景都不是純粹的香港。悲情城市講述在台灣特殊的政治歷史背景下,普通的基隆一家人經歷的悲劇。而《三輪車伕》是法籍越南裔導演拍的底層社會的墮落與罪惡,另一部《色戒》的歷史背景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香港與上海。梁朝偉還憑藉《花樣年華》獲得國際三大影展之一戛纳電影節展最佳男主角。 儘管威尼斯電影展偏愛華語電影,但梁朝偉獲得的殊榮絕對是對其才華的極大肯定,這離不開他的國際化。從香港演藝訓練班出身的梁朝偉,剛出道時多以喜劇角色為主,甚至有不少無厘頭的角色。在王家衛等大導演調教下,他的表演渡了一層神秘感和憂鬱感,這正符合國際影視的審美。 更重要的是,以往梁朝偉獲獎電影幾乎都融入了大時代、大歷史,這是那個年代大片的特點,承擔著為歷史作一段註腳的使命,而非一時半刻的觀眾趣味。許鞍華、李安、陳凱歌,這些國際知名華人大導演,作品都折射出了社會側面,至今仍引人深思。 另一方面,梁朝偉的可塑性讓他真的做到了如一杯水,毫無痕跡便可融入不同風格、題材、國度的作品中。這與此前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楊紫瓊略有不同。 “打女”形象深入人心,楊紫瓊的成功,某些程度也是突破了自我,也只有走出香港,在歐美熒幕,才能演繹當下亞裔困境。恰好,這個主題正是近年來美國好萊塢關注的政治正確,今年的最佳男配角也給了一位亞裔演員。 楊紫瓊的獲獎感言提到了香港,“給我在香港的延伸家庭,我生涯的起點,謝謝讓我站在你們的肩膀上,拉了我一把,我今天才能在這裡。”雖然不是香港人,但香港卻是她夢開始的地方。 一個是代表歐洲,另一個美國好萊塢文化,重磅獎項頒給華人面孔,這是對香港電影產業的一個肯定,也是對香港電影人突破地域的肯定。 只不過,兩位影星都已經是60歲,從最鼎盛時期的香港影視工業走出來的兩個人,到今天才獲得了國際最高評價。回看今日的香港,無論是影視明星還是電影導演,似乎還停留在香港、大中華場域,而要講好中國香港故事,更多地是要走出去。 這是香港電影產業的命題,也是特區政府打造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必經之路。希望30年後,談起香港電影走向國際,不止有楊紫瓊、梁朝偉。(完) 【編輯:陈卓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