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出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有話說 【字幕】3月5日上午,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36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出席開幕會,其中有不少是首次參加兩會的人大“新丁”。
標題一:人大代表出席開幕會是什麼感覺?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冼漢廸 心情當然非常激動的。從1997年回到國內工作開始25年,我每年都是從電視機收聽總理的工作報告。今天能…以代表的身份在大會堂聽取報告。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澎湃。特別是總理在工作報告裡面提到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我深深感受到國家對香港的長期支持和關愛。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仲尼 有兩點花絮給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在過去十年我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在大會堂開會,都沒有像這次一樣坐的這麼前面,我現在做的是第九排。所以對於中央領導人的樣子,包括我們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的樣子,坐在哪裡我都看的很清楚。這點都很開心,因為第九排是真的很近。第二點我就發覺今天是李克強總理宣讀著政府工作報告,加上人大副委員長汪先生又宣讀了《立法法》一點修訂的細節,加上有四項的表決,我們一共只用了一個小時四十五分鐘就完成了所有的議程,可以說是非常高效的。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黃錦良 這次能够以港區人大代表的身份,來北京參加我們的兩會,感覺非常的光榮。以前我來北京的時候,通常只是一些教育的交流,但是這次是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來出席兩會,自己覺得是責任重大,但是使命光榮。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孫偉勇 總結過去,展望將來,內容豐富,數據翔實。無論是內政外交,港澳事務都有了清楚的方向。相信國家大多數民眾,都可以清楚知道政府的藍圖,也都可以被打動。我們有義務告訴民眾,我們要往哪走。在這個角度看,政府工作報告是做到了。 標題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們關注政府工作報告哪些點?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黃錦良 報告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跟香港有關的部分。在報告當中提到了港澳台的工作取得進展,現在的香港進入了一個由亂及治,未來將會由治及興的局面。可以說中央也很重視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的問題。只要能够讓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的問題解決,中央都會大力的支持。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還關注著在報告中有關教育部分。在教育部分當中可以看到,國家對交易是非常重視的,而且也提到了要促進交易的公平和質量的提升,培養更多的人才,只要有人才,就可以強國。所以對未來的發展我是充滿了希望的。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冼漢廸 作為科創界的代表,我一直關注國家在科創領域的發展。我們喜見國家一些核心關鍵的技術攻關取得新的突破,科技進步貢獻率逐步上昂。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我們對科創發展的信心,為科創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仲尼 今天有幾點是我覺得印象很深刻的。包括第一點一開始總理就說過去五年,特別是過去一年,國家取得的各項的成績,可以說是極為不易。在未來呢,我也充滿信心,因為我見到報告裡面提出了幾個方向,是怎樣幫國家,逐步的提升經濟發展,第一點包括擴大內需。第二點是政府帶頭擴大投資。第三個我覺得是很認同,也很歡迎的,是我們要將民營企業提升為經濟增長,經濟活力的一份子。第四點在於積極吸引外資。 標題三:未來怎麼做?代表有話說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孫偉勇 考慮到今天兩岸關係在島內政治因素跟美國因素的幹擾之下,兩岸政治上的交流情況并不樂觀,還有選舉因素影響。相信個別政黨炒作兩岸議題的幾率會很高,也會一定程度衝擊兩岸關係。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建議要多發揮香港在兩岸關係中的記憶作用,特別是在推動兩岸三地民間交流的過程當中,用香港作為交流平台。一方面盡可能避開島內政治幹擾,另一方面也讓台灣同胞切切實實的理解到“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具體落實,降低島內民眾對台灣版“一國兩制”的誤解。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仲尼 香港可以在整個過程裡面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其實在報告的第24頁都有說。香港仍然是要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其實早前國家因為出台了“前海金融30條”,正好香港所有的私人銀行資產管理的公司、私募基金、家族辦公室等等,在香港注册了,就可以憑這個政策的優惠,去到前海落戶注册,成功之後,就可以將他們的業務的覆蓋面,帶到全國各省市,你們可以想下這個市場是有多大。第二,加上香港有獨一無二“一國兩制”優勢,由於我們長期在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且我們和國際的所有規矩規則是接軌的。我們明白西方他們做事的方式,加上持之以恒的普通法的制度。所以其實好多外資,外國的金融機構,銀行,投行,都全部在香港設立 辦公室,利用我們作為一個點,進入內地的投資。所以我們要更加發揮好這個制度優勢。 【同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冼漢廸 作為一名企業家,我看到民營企業在國家多項積極消費(政策)和大環境下,將會得到不斷發展的活力;作為一名投資者,我看到國家將會大力放資源支持研發工作,在研發資源市場化方面,會給予投資者廣闊的參與空間。 記者 陳爍 孫晉欣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