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G20前瞻:中國如何尋找合作發展機遇

分享到:
2022-11-13 20:5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13日電 (記者 周文菁 鄭竣凱)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開會在即,本次峰會主題重在“經濟復甦”,且強調“共同”、“強勁”兩大關鍵詞,顯示經濟強勁復甦離不開各國共同合作。對於中國而言,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尋找合作發展機遇,值得關注。



hk_c_image.png


  新冠肺炎疫情在過去的近3年時間重創全球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如峰會主題所強調的,經濟復甦,甚至是強勁復甦,是各國人民共同關切的問題,只有復甦才能解決通貨膨脹、解決發展中國家債務負擔等問題。

  G20成員國是全球經濟的主體,在各個方面佔據領先位置,王義桅認為,這些國家需要肩負起特殊的使命,藉助G20領導人峰會實現綠色、健康的合作,走向以人的生命安全與扶持為中心的全球化。

  “共同復甦,強勁復甦”是此次G20峰會強調的主題,要實現該目標繞不開各國間的合作,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合作更是中國發展的關鍵。

  王義桅指出,中國在二十大之後,繼續強調以發展為第一要務,追求高水平的開放,推動全球化,確立新型國際關係,都需要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進行合作,增強互信。

  美國在期中選舉結束後,民主黨沒有遭遇大敗,拜登總統不至於“跛腳”,王義桅認為,中美之間保有著一定的合作空間,例如在新能源及能源轉型領域,以及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都值得期待。

  俄烏衝突持續下,歐洲當前面臨通貨膨脹,資金、產業鏈外逃等諸多問題,王義桅表示,中歐之間就產業鏈供應穩定、數字與衛生健康等議題也有許多合作空間。

  此次G20峰會在印度尼西亞舉辦,談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王義桅強調,東南亞國家聯盟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中國和東盟之間在比如東盟信息港、數字化轉型、國際陸海大通道以及防疫抗疫都有合作,東南亞國家很大程度上承接了中國產業轉移的機遇,印尼,越南、柬埔寨成為中國投資的熱土。

  儘管近年來存在“逆全球化”現象,國際衝突時有發生,王義桅表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規律是大勢所趨,不可能改變,各國間的合作不應被某些政客或輿論給“攪黃了”,應該超越意識形態拓展合作空間。(完)

【編輯:周文菁】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