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體育蓄勢待發 培訓運動員仍需社會力量

分享到:
2022-10-12 20:5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0月12日電 題:香港體育蓄勢待發 培訓運動員仍需社會力量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

  香港近日再掀起一股“體育熱”。一連4日的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在紅館吸引近萬球迷入場,成桌球史上最多入場人數賽事。香港體育領域的發展似乎日趨向好,分析指,香港社會仍需營造產業化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2002年,香港特區政府將未來體育發展方向定為“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20年來,體育基建逐步落成;運動員不斷進步,在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

  去年,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取得破紀錄的1金2銀3銅共6面獎牌佳績,振奮全城。特區政府也表示,將進一步支持體育發展,包括加快興建體育學院新設施大樓、設立運動員“能力提升基金”等。


  近日,世界桌球大師賽獲得頂級選手讚揚賽事專業,本土名將傅家俊的表現也凸顯香港在國際知名體育項目的實力。

  然而,在香港似乎只有優渥的家庭有資源培訓運動員,職業運動員的薪資、發展路徑均讓不少普通孩子不敢嘗試。如何選好苗子、長期傳承亦是一項難題。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委會名譽副會長貝鈞奇12日對中通社記者指出,香港運動員必須要在國際賽事上獲獎才有資源,業界在培養運動員方面的資助捉襟見肘;獲獎運動員名成利就,背後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好苗子”需要支持。

  在香港當一名全職運動員並不簡單,薪資需視乎國際賽表現。以香港體育學院成年隊員為例,最低月薪僅7130港元,每周最少訓練25小時,算下來時薪不高於71港元;精英運動員月入也僅僅1萬至4萬多港元不等。

  香港足球代表隊前隊長陳偉豪23歲時兼職做地產代理,香港著名長跑運動員紀嘉文疫下轉行開的士;還有不少運動員需兼職打工維持生計,甚至自行支付參賽費用,累積比賽經驗。

  “香港體育要發展,需有產業化環境。”貝鈞奇說,體育發展需要多方面配合,如政府資助培訓、企業贊助比賽,更重要的是,賽場要有觀眾支持。香港運動員在東奧為港爭光,讓公眾對香港體育更有信心,吸引各界對體育項目加大資助,是好事。

  運動員不僅是體育產業的一份子,亦是社會正能量的象征。香港十大傑出青年8名獲獎者中,一半來自體育界。

  其中,乒乓球女將李皓晴發表感言時也提到,回想最初學業和體育難以兼顧,最後決定15歲綴學成為全職運動員,過程難免不安,有幸父母支持,才勇於追夢。

  不是所有人都有李皓晴的勇氣,仍有許多香港家長未必支持子女成為全職運動員。

  香港體育“三化”發展20年,康體設施逐步建成,提供世界級體育場館的啟德體育園將在明年竣工,可容納5萬名觀眾,未來將有更多大型體育賽事在港舉行。

  “這是體育走向盛事化的前奏。”貝鈞奇說,有體育盛事,意味著資助額加大,精英未來也有更多表現的機會,帶動整個產業發展。當賽事觀眾越來越多,再來推動全民運動、體育普及化是自然而然的事。(完)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23秒答對全部20道題目!國安問答挑戰賽的冠軍居然是......
小作坊到大公司的標誌是什麼?“大疆教父”李澤湘給出答案
【通講壇】特朗普說過 他當選後24小時解決俄烏衝突,能做到嗎?
李娜李小鵬與香港學生分享交流 欖球玩起來!
內地企業出海第一步 業內專家:強烈推薦來香港
選舉賭局 美國大選百年來首次!讓人神經緊繃的,還不止這些
鋸子也能做樂器?李克勤演唱會同款鋸琴演奏來香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