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台當局“快篩陽即確診”新規亂象叢生引爭議

分享到:
2022-05-13 21:2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13日電   台當局推出居家隔離等三類對象快篩陽性可由醫師認定確診的新規12日起實施,但新規上路首日就因流程複雜、亂象叢生引發爭議。

圖為民眾在台北市藥局外排隊購買實名制快篩試劑。 香港中通社圖片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為緩解核酸檢測壓力,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居家隔離、自主防疫以及居家檢疫三類對象,12日起若快篩結果陽性,經醫師通過線上看診認定後可視同確診。但實際檢視,配合這一防疫新規的操作系統下載難、登入難、預約難、認證也難,流程十分複雜。

有醫院設立快篩陽性線上門診服務,提供18歲以上成年人掛號。不過,新制上路第一天,掛號網頁便因登入人數太多出現故障,連想要掛一般門診也無法進入。後來雖修復,但也迅速額滿關閉預約。

有基層醫師指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雖然可以分流核酸複檢的壓力,但很少診所願意承接這種業務,主要是執行面上有幾個困難。首要問題就是身份難認證。三類民眾除了居家檢疫者有入境證明,許多正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的民眾,因現在行政系統已經癱瘓,一直拿不到居隔通知書,難以確認身份。最後只能取消線上看診。

其次,許多長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線上診療系統,只能改為電話問診。但沒有視頻連線就無法看到本人,不能判定對方是否確診,最後仍需請民眾打給地方衛生所安排核酸檢測。

此外,新規下也有造假漏洞。醫師無法查證快篩試劑的檢測結果是否屬於看診者本人。若與醫師視頻連線時當場再做一次快篩,也因整個過程耗時良久而有執行困難,只能信任民眾自律。

台灣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快篩不像核酸檢測可直接認定確診,會有法律問題,牽涉到保險理賠。且三類民眾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其他未被納入的民眾若快篩陽性不等於確診,恐引發區別對待的爭議。

有地方衛生所人員無奈表示,新制就是當局看到檢測能力無法負荷後,坐在辦公室想出來的政策。線上看診門檻較高,不是每個人都有網絡或者都會操作。對於不會使用系統的民眾,還是要派車送去做核酸檢測,基層公務員反而增加好幾倍工作量。(記者 施鑫岳)

【編輯:胡雪石】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