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本東部海域地震或加快核污水排海進度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3月18日電 日本本州東岸海域日前接連發生6.0級、7.4級、5.6級地震,福島、東京多地停電,宮城、福島一度發出海嘯警報。此前,日本政府決定將核污水“排海”的進程會否受到影響引起各界關注。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渤海研究院院長張晏瑲接受《環球時報》訪問時表示,此次大地震非但不會影響排海進度,甚至有可能加快步伐。因為日方已經動工修建用於排海的水下管道,一旦完工,並且自認為“安全無憂”,則可能隨時排放。而且,考慮到地震可能會引起管道破裂、儲水槽損壞等情況,日本更有可能加速行動。 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水儲水罐 新華社圖片 張晏瑲呼籲日方公開信息,要求日方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相關專家赴日調研,對比地震前後的核污染數據。此外,還希望調研日本水下管道的修建速度,以便判斷日本是否會提前排海。 張晏瑲認為,日本此次地震會有洋流影響,洋流流經的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一些太平洋島國以及菲律賓等國都會受到影響。他說,這些核污染水也會流經台灣地區和釣魚島,最後會經過冲繩,回到日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方應認真回應國際社會合理關切,撤銷將核污染水排海的錯誤決定,停止推進排海的準備工作,切實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日本在同各利益攸關方、有關國際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據《韓國時報》17日報道,釜山市政府宣佈,將在釜山南區周邊海域增設無人監測裝置,加強對海水的放射性物質監測。由去年的140次增至預計的180次。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福島出現核事故產生了大量核廢水,東京電力公司用以貯存經過淨化的廢水的貯罐預計將於2022年秋達到貯存上限,為了不對廢堆作業構成阻礙,日本政府單方面宣佈於2023年4月將福島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至海洋,試圖“通過海水的稀釋作用來降低危害”。(完) 【編輯:李雪萍】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