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當選韓國總統 東北亞局勢生變?香港中通社3月1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韓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最大在野黨候選人尹錫悅以微弱優勢勝出。尹錫悅在外交上與其前任取態明顯不同,引發多方猜測,東北亞局勢會否因此生變?受訪專家分析指,尹錫悅若打破在中美間的平衡,恐令東北亞局勢惡化,但韓國外交空間存在局限,最優選項仍是“不選邊站”。 尹錫悅。圖源:新華社 據韓聯社消息,尹錫悅在發表勝選感言僅5小時後,10日上午便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他原計劃先前往國立首爾顯忠院參拜,第二日再與拜登通電話,但應美方要求,把通話提上當選後的第一個日程。 美國白宮隨後發表聲明指,兩人確定美韓同盟的力量是印太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關鍵。拜登強調美國保衛韓國的承諾, 期待與韓方共同努力,就氣候變化、新冠肺炎、供應煉等全球挑戰加強合作。兩人還承諾,在應對朝鮮核武和導彈計劃構成的威脅方面保持密切協調。 據日本放送協會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祝賀其當選時表示,有必要以1965年日韓邦交正常化以來所建立的友好合作關係為基礎,期待改善日韓關係。近年,由於二戰時日本企業強征韓國勞工訴訟及“慰安婦”問題,日韓關係跌落二戰後“冰點”。 針對各方關注的外交問題,尹錫悅在當選後的首場記者會上表示,要應對日趨嚴峻的朝鮮核威脅;在中美競爭中提升全球外交能量,重建韓美同盟,強化全方位的戰略同盟關係;建立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發展中韓關係。 事實上,尹錫悅在當選前已表露出親美傾向,他曾在美國《外交》雜志署名文章中稱,“構築堅固的韓美同盟就是鞏固韓國外交的中心軸”。另據韓國《朝鮮新聞》報道,尹錫悅去年9月備選時已承諾,重點重建韓美聯盟,希望逐步加入美日澳印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 從尹錫悅此前表態和上任第一天行為來看,未來韓國外交基調會否以美國為重?相較於文在寅政府,尹錫悅政府對中、朝、日的取態將出現哪些轉向?對整個東北亞局勢影響幾何? “尹錫悅表現出的親美傾向令人擔憂。”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于瀟教授10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分析指,尹錫悅若打破韓國在中美間的平衡,不僅中韓關係受損,周邊國家包括朝鮮、俄羅斯亦會感到威脅,做出連鎖反應,南北將突破近年自主可控的框架,半島局勢轉向惡化,給中韓關係、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局勢都帶來危險。 于瀟推測,尹錫悅首當其衝在俄烏問題立場上會更貼近美國,加大對俄制裁;長遠戰略會推進加入美日印澳四國聯盟;技術層面會加強美韓同盟的軍演,推進駐軍、軍費議題;甚至關注台海問題,在南海問題上表態等。至於修補日韓關係,可以採取兩條線路,透過多元化交流協商,淡化歷史遺留問題,改善政治氛圍,進而與日本在美日韓同盟框架下開展合作。 尹錫悅一直主張對華強硬,對韓擴大部署美“薩德”系統持開放態度。據德國之聲報道,尹錫悅的首席外交顧問金星漢今年2月曾向外媒表示,尹不僅要求廢除文在寅的“三不”承諾,更計劃增購“薩德”系統,部署在更靠近首爾的地方。現在尹錫悅已當選,會否立即重啟“薩德”部署? 于瀟分析認為,短期內不會。與國際大環境相關,從美國角度來看,俄烏問題或在短期內無法解決,若再推進“薩德”,將令中國、俄羅斯卷入半島亂局。但尹錫悅執政中後期或出現轉向,“屆時要看韓國冒著中國或嚴厲制裁的風險下,能與美國走多近。” 中韓建交已步入第30年,所謂“三十而立”,雙方關係趨於成熟穩定,多領域飛躍發展,尤其是經貿領域。據中國外交部2021年發佈,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就連尹錫悅本人亦曾表示,新時代的韓中合作“應該以安保問題不能影響經濟問題的原則為基礎”。 加上韓國選民目前迫切希望,新總統能處理國內房價飆升、經濟停滯和青年失業問題,是否意味著,韓國對華經濟政策不會改變,中韓關係留有不少空間? “韓國在經濟上離不開中國,在地緣政治上也無法擺脫地緣關係,外交空間有限,明智做法是不選邊站,在中美之間充當‘調節人’。”于瀟指,當前政治經濟無法分開,經濟利益常受政治關係裹挾,若想好處全得,尹錫悅必須懂得平衡,最終或會逐漸回到類似文在寅的中間路線。 尹錫悅是韓國實行民主直選以來,首位沒有國會議政經歷的總統,相當於“政治素人”,從政僅8個多月就入主青瓦台。BBC報道指,他被譽為韓國“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常失言。美國《國會山報》評價尹錫悅缺乏外交知識和經驗,檢察官經歷讓他看待事物非黑即白,在朝鮮半島局勢突發危機時,或造成負面後果。 于瀟形容尹錫悅“個性鮮明、喜表達好惡、不願走模糊路線”,指通常“政治素人”特點是願說敢干,但美國領導人有底氣如此,韓國總統若也如此,易置國家利益安全於不顧,恐帶來禍患,“澤連斯基就是最好的例子。” 【編輯: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