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製造業總量12年居首 專家:天時地利人和香港中通社3月8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8日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指出,中國製造業總量已經12年位列全球首位。而且,製造業的31個大類、工業的207個中類和666個小類都齊全,這在全世界是獨有的。有受訪經濟學者指出,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抵禦風險能力強;加上內需市場龐大;製造業人才紅利突出,培養了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師,可說是集天時地利人和。 香港中通社圖片 中國製造業是全球廣為人知的標籤之一。在各種商品中,不論是電子零件,或是衣物鞋履,都能看見這個標籤,因此中國常被稱為“世界工廠”。值得注意的是,“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首次被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與去年“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定位相比方向更加明晰。 肖亞慶在談到如何落實工作報告中的要求時提出:一是加大製造業的投入力度,保持製造業佔比總體穩定。二是產業集群的發展要進一步提升。三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對製造業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形成了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製造業生態。 從去年數據來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佔中小企業的比例雖然不高,但是營收增速、利潤率和發明專利成果佔有量都分別達到了規模中小企業的2.2倍、1.4倍和3.4倍。今年國家級‘小巨人’企業準備再培育3000家以上,帶動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萬家以上,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不斷壯大。 肖亞慶特別提到,4800多萬家企業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政策、創造的環境,要擴大到廣大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從而支撐工業經濟的穩定和增長。 談到5G發展,肖亞慶介紹,現在中國5G網絡是世界最領先、最大規模的,基站總數已經超過142.5萬座,實際連接用戶也超過5億。他表示,下一步,要在基站建設上進一步下功夫,今年力爭超過200萬座,打好網絡基礎。“在發展5G的同時,考慮下一代通信技術的演進方向和技術路線,為下一代通信技術6G的發展提前謀劃,提前做好部署,這是5G發展的成果,也是5G未來發展的延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未來中國5G將從消費5G逐步轉向產業5G,5G的生產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對產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產生越來越大的帶動作用,推動中國智能化、綠色化生產水平提升。 余凌曲分析,培育更多“小巨人”企業,一是將打造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提升中國製造業國際競爭力;二是將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崗位,推動實現共同富裕,提升國民幸福水平;三是將築牢中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基礎,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工業室主任付保宗表示,中國製造業在新階段、新理念和新格局下,必須打造現代化的產業鏈條,著力補齊短板,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確保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付保宗認為,從當前各地投資跡象和國家導向來看,優化存量和培育增量兩手一起抓,雙輪驅動。在優化存量方面,系統推進優勢產業“鍛長板”以及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培育增量方面,針對關鍵產業鏈進行“補短板”的投資建設,通過抓項目擴大有效投資,進而擴大工業經濟的增量。(記者 葉永成)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