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言論】有效解決“劏房”問題 全力回應社會訴求

分享到:
2021-11-24 14:35 | 稿件來源:大公報

【字號:

今年7月16日,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的“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對香港提出的四大期盼中,特別提及了“將告別劏房、‘籠屋’”的這個願景。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下屬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於今年3月發表的報告,截至2020年,在15年或以上的樓齡住房中,有超過2.9萬個單位被分割為逾10萬劏房,供22.6萬人居住。此外,相較2016年中期劏房人口20.9萬人共上昇逾8%。

香港住房難,是一個困擾歷屆特區政府的大問題,每屆政府都“絞盡腦汁”要克服,卻都“悻悻而歸”,成效甚微。有社福機構認為,劏房及籠屋的出現,其主要的問題癥結是公屋供應不足。而按照當下政府的建屋速度,估計約20年才能安置全港逾10萬劏房的住戶。

 

20年才能安頓所有的劏房人口,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之語,恰恰是有關部門“慣性思維”下的行政效率和效能的體現。到底是香港沒有能力還是沒有錢?是政策不到位還是政府不敢放開手腳去做?為什麼為22.6萬人建房的事要到2049年才能做完?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政府進一步地提高自身的施政能力和行動力?

拋棄“慣性思維”提昇效率

2018年6月,特區政府大刀闊斧地公佈了六項房屋新政策,其中一項為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收取“額外差餉”。2019年9月,為落實該政策實施,《2019年差餉(修訂)條例草案》刊憲,向已落成樓宇乃未售出的單位征收應課差餉租值的“額外差餉”。一頓操作猛如虎,最終結局皆成空。在該法案首讀及開始二讀辯論後,直接被推遲到2020年才成立了專門的法案委員會,同年11月,更是宣告徹底撤回法案,“一手樓空置稅”以流產告終。

在今年7月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會上,針對住房問題,林鄭月娥強調“不會因經濟短期波動或物業價格升跌而動搖政策的勇氣”,但在政府欲提交於下屆立法會的立法建議中,仍未見到“空置稅”的相關法案,這更是讓民間輿論猜測,當局是否打算徹底放棄調整和介入一手樓市場。有議員質疑,有人以“勇氣和魯莽,是一個銅錢的兩面”來回應取消“空置稅”的原因。很顯然是意識到“空置稅”的“魯莽”推行,必然是對一些人的“利益傷害”,但即便如此,難道當局就沒有勇氣來克服草擬征稅的法律難題,以讓普通市民不至陷入地產商“待價而沽”的困境?所以,這并非是能力的問題,更是心態和責任的問題,不是能不能,而是敢不敢。

筆者在此所借“建公屋安置劏房住戶”一事作論,并非僅是“就事論事”,而是希望探討香港管治隊伍需要怎麼樣的施政風格和實踐模式,來探索和建設香港發展的自身道路。要在中短期內完成土地房屋的供應,不僅是要在現實層面上,建立、增加土地儲備(例如填海造地)和進一步完善公屋政策。更重要的是,必須在態度和意識層面注意到,特殊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在行政手續和申請程序上,要敢於做到“化繁就簡”,敢於打破陳規舊習,要以市民的福祉作為行動的尺度和風嚮標,更要把人心民意作為鞭策自身施政效率的“試金石”和“磨刀石”。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理念

11月19日,香港安徽聯誼總會主辦了第一場立法會議員候選人政見交流會,筆者作為選委會委員之一,有機會同各位選委、選民與9位立法會議員候選人近距離、面對面地交流,直接聽取候選人未來政綱和從政理念。大家都就社會關注的住房、教育、醫療、青年等議題展開深入熱烈的互動交流。這場交流會無疑是著眼基層,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一次具體實踐。包括筆者在內的香港市民都真心希望各位候選人,在日後服務香港的過程中,不僅要有“用心聽”市民之所需的心,也要有一股敢為市民辦好事、辦難事、辦成事的勇氣和能力。“有作為”不是白紙黑字的政綱條目講得有多好聽,而是以行動來交民心之答卷,把民之所需變成民之所得。

夏寶龍主任曾說,“希望特區政府每年做幾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才能讓市民感到幸福。”有關部門若是不改變處事作風,依舊用慣性思維、依舊“小心翼翼”、抱殘守缺地拘泥在舊時代的舊慣例中,無法以辯證能動的思維和眼光調節自身的步伐,跟上時代的巨變,恐怕,再好的藍圖都不過是“紙上談兵”。政府的效率和效能跟不上民眾之需、時代之變,恐怕,那最終要變的,不是人心民意,就是官員自己位子。

(本文作者為中國僑聯委員、香港安徽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吳志斌)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澳門回歸25周年 街頭巷尾氣氛正濃
香港房屋局局長的心願:在石屎森林中投下一束光
【通講壇】特朗普與周受資會面,TikTok禁令會有轉機嗎?
在香港見到兩個“劉雯”?國際超模教你合影秘訣
香港六大部門反恐演習 現場控制“恐怖份子”!
李家超:習主席講話指明方向 政府將與社會一同奮發改革
李家超夫婦落區中環灣仔 與市民共同感受聖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