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中通論壇】美國關稅利劍高懸 東盟如何應對?

分享到:
2025-04-15 15:43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1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總統特朗普暫緩對部分國家關稅90天,卻并未取消。承壓極重的東盟國家,正靜觀其變謀對策。

一艘海輪停靠在欽州港碼頭裝卸貨物 圖源:新華社

在特朗普“對等關稅”的價目表中,東盟是遭徵收高額關稅重災區。美國針對柬埔寨關稅額高達49%,老撾48%,越南46%,緬甸44%,泰國36%,印度尼西亞32%,馬來西亞和文萊24%,菲律賓17%,新加坡和東帝汶10%。

東盟選擇不採取任何報復行動,各成員國與美國展開談判。越南與美國談判後,同意最大限度減少兩國商品的非關稅壁壘,為美企加強對越投資創造便利條件。馬來西亞聯合多國以低調接觸的軟外交方式應對,并派特使赴美對話。印尼主動放寬“本地含量要求”等非關稅壁壘。泰國希望透過縮小對美貿易逆差滿足美方關切,換取談判籌碼。 

不過,特朗普暫緩關稅後,東盟仍表示“深感憂慮”。東盟指出,美國的單邊行動可能破壞全球供應鏈,并對包括東盟在內的出口型經濟體造成重大影響。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員、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副秘書長張勵14日向香港中通社分析,東盟國家焦慮不安,一方面源於特朗普關稅政策反復,一方面源於美國正加強對經第三國轉運的中國商品的審查,東盟各國尤為擔心自身長期扮演的中間產品轉口樞紐角色受到衝擊。此外,一旦全球供應鏈因關稅壁壘而斷裂,其出口與投資前景都將蒙上陰影,在外部不確定性中高度暴露。

對比東南亞與美國、中國經貿關係,自2009年起,中國連續16年均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亦是東盟第二大外國投資來源地、東盟最大中間投入品供應國。美國是東盟製成品的重要出口市場,越南、柬埔寨及泰國等對美出口佔其GDP比重顯著。

向特朗普妥協、與中國“脫鈎”能否緩解東盟壓力?張勵直言,這一設想恐難實現,東盟國家亦沒有“脫鈎”意願。“從產業鏈角度看,東南亞已與中國經濟高度融合,美國難以替代中國提供完整的產業配套,一旦強行割裂,東盟經濟將遭受嚴重衝擊。從地緣政治和區域一體化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機制已推動中國與東盟經濟進一步融合與提質升級,東盟各國從中獲益良多,不會輕易放棄。”

有越南學者近日建議,東盟和中國可打造經貿共同體,並認為關稅戰激烈難預測,中越需更積極主動果斷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引導關稅朝著有利中國、越南和東盟的方向發展。

張勵認為,東盟會採取靈活務實策略,繼續奉行中間道路,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內部將更加抱團取暖,通過現有機制加強區域合作以降低外部風險,爭取最大化自身利益。

“東盟可與中國共同構築抵禦風險的堅實後盾。”張勵指出,一方面可利用RCEP等協議,進一步削減關稅壁壘與制度性障礙,打造更包容可持續的區域經濟,提升區域供應鏈的彈性與韌性。另一方面,東盟和中國應在多邊框架下加強協調,共同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反對單邊主義的破壞。必要時可探討建立區域供應鏈預警和應急協調機制,及時溝通、協同應對。(完)

【編輯:王豐鈴】

視頻

更 多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美國對華關稅增至145% 各國採購商如何看?
美國前頂尖智庫主任 香港大學教授李成:揮舞關稅大棒的美國如今很不好過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首次在香港舉辦 千名精英共話數智未來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